从《儿女英雄传》里读旗俗(第二十回)
(2013-04-06 12:51:20)第二十回 何玉凤毁妆全孝道 安龙媒持服报恩情
【何玉凤这才毁却残妆,换上孝服。原来汉军人家的服制甚重,多与汉礼相同。除了衣裙甚至鞋脚都用一色白的。】
橘曰:旗俗。清代人云“旗人轻丧”,说的就是在丧服以及时间的问题上整体弱于汉人。
【那安太太进门,一眼便看见姑娘哀哀欲绝的跪在那里。一时也不及参灵,便一直的奔了姑娘去。也顾不得那白褥子的忌讳,便蹲下身去,半跪半坐的把他一搂搂在怀里。】
橘曰:忘了是谁问过这段,当时他问“旗人为何忌讳白色”,我当时还不知所以。今天看到原文才知道,这个白褥子是丧褥,丧家跪的,你说能不忌讳么……
【说着,便拉了他的手,问长问短……一会儿又说:“没外人在这里,只管盘上腿儿坐着,看压麻了脚。”——也不知要怎样的疼疼那位姑娘才好。再不想姑娘的小脚儿天生的不会盘腿。】
橘曰:裹脚的问题我不是特别懂行,不过这么看来,裹了脚之后盘腿比较困难。又及,安老太太自己是个大脚的汉军旗人。又及,拉手作为拉拉礼的文化之一,也是人之常情的表露。
【只见那太太穿一件鱼白百蝶的衬衣儿,套一件降色二则五蝠捧寿织就地景儿的氅衣儿,窄生生的袖儿,细条条的身子,周身绝不是那大宽的织边绣边,又是甚么猪牙绦子、狗牙绦子的胡镶混作,都用三分宽的石青片金窄边儿,塌一道十三股里外挂金线的绦子,正卷着二折袖儿。头上梳着短短的两把头儿,扎着大壮的猩红头把儿,别着一枝大如意头的扁方儿,一对三道线儿玉簪棒儿,一枝一丈青的小耳挖子,却不插在头顶上,倒掖在头把儿的后边。左边翠花上关着一路三根大宝石抱针钉儿,还戴着一枝方天戟,拴着八棵大东珠的大腰节坠角儿的小挑,右边一排三枝刮绫刷蜡的矗枝儿兰枝花儿。】
橘曰:安太太的装扮,旗人中老年女子的打扮。
【安老爷道:“姑娘,你且不必着急,听我说。你道这事‘礼过于情’,按古讲,古人的朋友本就有个‘袒免之服’。怎的叫作‘袒免’?就如如今男去冠缨,女去首饰,再系条孝带儿,戴个孝髻儿一般。按今礼讲,你只看内三旗的那些人家,遇见父母大事,无论亲戚朋友跟前,都有个递孝接孝的礼。”】
橘曰:这里特指内府三旗,不过根据晚清记录来看,京旗满洲的世家府邸(所谓“讲究之家”)基本都是这样的。又及,男去冠缨,女去首饰,再系条孝带儿,这是旗人问丧的装扮。后面二十一回安太太的与食也是旗人世家的丧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