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圣王居地的文化创造

(2008-04-26 07:55:21)
标签:

圣王居地

文化创造

中原文化

宗教

河洛文化

洛阳

杂谈

分类: 历史文化

                       圣王居地的文化创造

                       ——中原圣王文化系列之三

    圣王之所以为圣王,是因为他们在人类的荒蒙时代,用自己身体力行的实践,付出了超乎常人的努力,为本地人民消灾除害,匡济生灵。从人祖伏羲到炎黄二帝,再到尧、舜、禹,以及颛顼、帝喾、盘庚等等,都为中华人类的初始文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其中在黄帝的后代中,夏禹治水给人们留下了更为令人感动的人文故事。郭沫若主编《中国史稿》云:“夏部落和共工部落一样,有在这一带治水的经验,所以舜还是任用鲧的儿子禹治水,由共工的重孙四岳来协助。禹花了十年左右的功夫,三过家门而不入,改用疏导的方法,治理了水患,给社会生产创造了有利条件。禹不仅带领群众平息了水患,而且‘尽力乎沟洫’,开垦土地,发展农业生产。他自己在农业生产中,‘身执耒臿,以为民先’,带头劳动,把小腿上的毛都磨掉了。因此,后人用各种美好的语言追颂大禹的历史功绩。”

    河洛子民以帝王文化为源头,在其后的漫长发展中,以帝王文化所葆有的艰苦创业精神为动力,汲汲创造,自强不息,在科技、学术、宗教、经济等各个领域,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之后,在大中原文化形成以后,这种贡献就显得更为突出。以与帝王文化密切相关的圣贤文化为例,在古代中原地区,涌现出了许许多多被称为“圣”的文化名人,其重要的历史地位不言而喻。比如,齐国的缔造者姜太公(姜子牙)因勤奋刻苦学习、足智多谋而被尊为谋圣,写出五千言《道德经》的中原道家缔造者和道教尊神老子被尊为道圣,中原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被尊为墨圣,春秋战国末期的中原政治家和实业家范蠡被尊为商圣,“博通群书,潜乐道术”的东汉医学家张仲景被尊为医圣,创制了世界上第一架漏水转浑天仪和候风地动仪的东汉天文学家张衡被尊为科圣,有“五经无双”之称、写出我国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的东汉文字学家许慎被尊为字圣,唐代大诗人杜甫被尊为诗圣,唐代大画家吴道子被尊为画圣,世界上最早根据数学来制订十二平均律的明代大音乐家和音律学家朱载[土育] 被尊为律圣,等等。这些古代圣贤辉煌的文化创造和深邃的思想学说,后来都成了中华民族共有的财富,是中原文化史乃至整个中华文化史上的不朽丰碑。

    河洛文化不仅是中原文化的源头,后来,当洛阳长期成为古代中国的帝都后,其文化内涵更是表现得异常丰富。《光明日报》2006年12月26日以《洛阳读书音:中国古代的“普通话”》为题,发表了对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郑张尚芳的专访,探讨普通话的源流。郑张尚芳在专访中说,中国早就有民族的共同语言,也就是当时的“普通话”。孔夫子弟子三千,来自全国各地,孔夫子教书就用“雅言”。《论语》记载,孔夫子“诗、书、执礼皆雅言也”。雅言,就相当于当时的普通话。以后历朝历代,也都有各自通用的“普通话”,只是称呼不同,秦称雅言,以后叫正音,到明代叫官话,是跟民间口语相对应的官方语系,为办公读书之用。至于雅言更古老的来源,郑张尚芳称,夏朝太康以后建都洛阳,洛阳地区的语音自然成为全国的标准音。殷商都城也在洛阳周边,语音上承夏言;周朝又是向殷商学习的文字。所以历代雅言标准音的基础就在洛阳一带,教育、办公都要求学标准音,这从上古、中古一直沿袭至近代官话,历时4000多年。当然,在这期间标准音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如唐、宋、明等朝代,都城都不是洛阳,其都城的语音对标准音会有某些影响,但由于这些地方的读书音也源于洛阳,最多只是出现某些官话支派,音系核心基础本是一个,那就是古代洛阳音。而这历代“普通话”标准音的基础,始终是在中原洛阳一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