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文学批评的独立性 (二)批评与经济
(2017-11-06 11:30:53)
标签:
独立性文学批评批评与经济 |
分类: 文学评论 |
二,批评与经济
在文学的所有门类中,只有文学评论是不可能走向市场的,小说、诗歌、戏剧、散文等文学创作从本质意义上看,都应该走向市场,由读者买单,才是它的生命所在,而批评由于读者面的限制,不可能由读者来买单使其发展。这么说,它就没有独立品质的可能性了吗?文学批评仍然要追求它的独立性。
在当前的社会经济环境下,文学批评处于极不正常的状态,批评难以获得独立性,相反,当前的几种批评方式却在制约着批评的独立性。当前文学批评处于自五四新文学以来最低迷的状态,主要原因就是来自于与社会经济的关系没有处于合理的状态。
发达国家的文学批评主要依托大报大刊、基金会。大报大刊的“书评”版,给的稿费很高,它的作者队伍也很小,是由一些有影响的权威书评专家支持的,逐渐地书评版面也形成了自己的权威性。大报大刊自身的财力足以支付其高昂的稿费,书评人所得的稿费是与他的权威性相符合的。而他若在版面上所写的书评名不符实,或者随意吹捧,恶意骂杀,他的权威性就将受到质疑,也将可能失去在这个版面写书评的资格。在这样的机制下,主编并不能左右书评人的写作,相互依存,各负其责。稍长久一些的研究项目,则有不同的基金会给予资助,基金会听取权威专家对该项目的价值评审意见,以及审核财务,并不管你如何研究,更不会设计课题。这些课题可能与出资方的性质完全风马牛不相干,这些基金会是由财团、企业出资形成,他们给予文化事业支持,政府将减免他们的税收。又有名又有利的事,何乐而不为呢?所以,不管是批评还是研究,都是独立进行的。
↓我们报纸上所写的书评、影评、剧评绝大多数是由媒体人自己写的,是新闻的一部分,逐渐地还称为“媒体批评”了,成为文艺批评的一个组成部分。媒体人并不追求批评的权威性,吸引眼球,及时跟进,才符合新闻的基本要求。对这本书的评价准不准确,并不在他们的视野之中。看完这些书评人们并不会去记住是谁写的,因为写作的人没有影响力。久而久之,这样的“媒体批评”已经导致了批评公信力的丧失。一些文学评论家的文章在报纸上发表,也要符合报纸的要求,删改评论家的文章成为常态,常常是删掉指出作品有问题的部分,使一篇客观的批评变成吹捧的文章。主编和版面编辑是可以决定你怎么写文学批评文章的。
我们还有相当一部分书评是各种“研讨会”的结果。作品发表或出版后,请来一些评论家开研讨会。在这种研讨会上,作者要听到的是好评,是要评论家们来参与“宣传”,把评论只当作宣传的一种工具,“研讨会”变成了“歌颂会”。而评论家们呢,有的确实只会担任作品的“宣传员”,声嘶力竭一个劲叫好,不管作品的好坏,他们被别人请去做“宣传”已经感到非常荣幸了,你如果总说不好听的话,别人以后不请你了!或者因为已经付给了相当的报酬,不好意思说难听的话。有的评论家在会上也会客观地说一些问题,但发表出来要么是自己删掉那些话,反正我已经说过了;要么报刊编辑删去了那些话,同样的理由:作者在会上听过了,报刊此时的任务是“宣传”作品。一部作品能开研讨会,这位作者一定有相当的实力,有政治的或者经济的背景可以依托,才会有资金来组织研讨会。
我还没有听说过哪里有支持文艺批评的基金会,或者可以到哪去申请文艺批评的基金支持。在高校可以申请国家级、省市级、校级的课题、项目,那是需要长期研究的成果,与文学批评这种身处文学现场的及时性评论无关。而且是由主管部门设计好了大致研究范围,这种课题可能与你自己的兴趣爱好,学术背景没有多少关系,更不要说与你的生命体验有关了,而优秀的成果总是融铸进了研究者的个性特征,以至生命的体验。别人设计的课题,怎么会有你的生命体验呢?又怎么会有评论的独立性呢?
九十年代后,由于受经济大潮的冲击,文学报刊上的评论版面已经大范围被删除,一些刊物买卖版面的现象成为公开的行为,即使一些有权威性的刊物也不能幸免。进一步恶化了文学批评的生存环境,论文中垃圾成堆,淹没了优秀评论,读者读这些垃圾,使评论的公信力一步步丧失。
↓在这样的经济环境中,文学批评家的理想主义也经受不住世俗主义的冲击。文学批评的独立性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冲击。在这样的经济环境中,评论家只有依靠自己顽强的毅力、坚定不移的操守,以及必要的技巧,来维护文艺批评的独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