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集《批评的空间》出版
(2016-02-06 10:28:45)
标签:
评论集文学批评批评思考艺术评论 |
分类: 生存与行走 |
后 记
收入这本书中的文章,均写于云大校园。
一年又一年,校园里永远是青春的脸,行走在银杏道上,却感到离他们渐行渐远。眼见银杏叶由嫩绿而浓绿,慢慢呈金黄而飘落。每当满树金黄那半个月左右,是一年里银杏树生命的华彩时光,道上人最多,平日里似乎没人注意树叶的变化。我却对它不知不觉中的色彩转换很在意,就是那一树的枯枝,在冬日里蓝天下,也是昆明这个温暖的城市冬季来临的唯一昭示。
当我写下这篇“后记”时,银杏叶已由嫩绿而浓绿,其实离满树金黄和一树枯枝也并不遥远。我的内心深切地感受到,我的又一部分生命在匆匆的步履中融入了这些没什么价值的文字了。
这是一本论文集,在今天的大学评价体系中,它真的没什么价值,只有深陷其中的人才能体会这话的含意。然而,作为一个做现当代文学批评的人,论文集是你最合适的学术呈现方式,你若要去构建“专著”,你就要在相当时间里远离当下的批评;你要“专注”于当下,你就无力完成“专著”,——当然,若才华卓著是另外一回事。学术呈现方式与大学校园评价体系的冲突,这是今天大学里被称为“文学批评家”们的宿命。在过去的历史中,没有这一冲突。李健吾这个印象派批评在中国的传人,“京派”的首席批评家,只有两本薄薄的论文集,《咀华集》和《咀华二集》,在今天能否评个副教授?再看周作人,几乎全是单篇论文。《艺术与生活》他自己说“是我唯一的长篇论文集”,以文体论,也如他所言:“文章比较地长,态度也比较地正经”,《自己的园地》《谈龙集》等从文体上说是随笔了,可是《雨天的书》里他也还在谈文艺问题,就不那么“正经”,用今天的评价体系里的话,就是“没经过严格的学术训练”,但这几本书对五四后的文艺界,以至今天,同样影响深远。周作人在今天的高校里,以这几本集子,他能评个副教授吗?难!对他们的批评文章,我虽不能至,却心向往之。是按今天的规则出牌,还是按自己的价值标准行事?既然是我们在今天的宿命,那就只好认命,轻松地一笑了之。
这20余万字,只有少许两篇写于过去,其余皆为近三四年所写。共分三辑,一是对文学批评的思考和对批评家的评论;二是对云南文学的评论,这是我近些年来着力较多的地方;三是云南文学之外的文艺评论,除文学外,对其他门类艺术也有所涉及。收入集子时更加明显地感到这些文章的参差不齐,其实写的时候也就知道它们各自的分量。它们并不是每篇都具有你写作的内在动力,应时应景之作也是一个从事当下批评的写作者难以避免的景况,这也是宿命。
感谢发表这些文章的编辑,感谢云大人文学院段炳昌、王卫东二位同仁,感谢我的老同事云南人民出版社海惠女士,以及本书的责任编辑。
辑一
批评,还是研究?
西部文艺评论家素质建设问题
吹响“80后”批评家的集结号
“80后”评“80后”
当前云南文学评论应做好的几件事
建设性文学批评的践行者
理论视野下的激情表达
建构属于自己的文学批评场域
辑二
云南文学的第三次浪潮
新世纪以来云南女性文学述评
云南长篇小说三题
云南精神与“作家群”研究
报告文学写作中的文体属性问题
三家纯文学期刊近年以来的变化
云南文艺图书出版的重要缺憾
浴火重生的《大家》
理想主义的大旗高高飘扬
深入生活,繁荣云南军事文学
乡村精神与悲剧英雄
隐秘世界的想象力
飞行在天空中的诗人
难以谐和的文明冲突
重读刘澍德的小说
民间伦理的艺术呈现
《动物启示录》的启示
沉重与悲悯——读《囹圄集》
《妖娆异类——海男评传》·序
《相约高黎贡》序
附:云南文学地图上的漫步、批评
辑三
重说文学创作的“思想性”
关于中国现代文学与当代文学的评价问题
领会文化本质特征,推进民族文化繁荣
张爱玲散文:美丽而苍凉的手势
高觉新:一个历史的中间物
莫言的卓越才华与暴力美学
“爱物”还是“怪物”?
鲁迅文学奖定位标准发生变迁了吗?
大学生创作,你究竟缺的是什么?
战争题材应有更为深度的开掘
关于战争与个人的命运
电影《阿佤山》的精神价值
微电影艺术的核心是“微”
公仆形象的声音艺术塑造
附一:穿越小说及其社会文化心理
附二:宋家宏:栖息于云大的黑颈鹤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