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宋家宏
宋家宏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72
  • 关注人气:1,18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审美意识与居住环境的分离

(2008-04-15 20:23:08)
标签:

都市人

审美意识

分离

农耕时代

文化

分类: 文化评说
    博主按:石鹏飞教授邀我为小区的报纸写点短文,云南大学的住宅小区得有点文化,报纸是它的体现。他是个热心人,云南大学著名的公共知识分子,以名教授的身份来办这张小报,让我感佩。他第一次说:你要写点东西给我!第二次说:我给你稿费,薄酬!第三次说:你住在这里,要为小区做点贡献!夫复何言?写吧。写完一看,还有点意思。
 
                      审美意识与居住环境的分离

                                       一、

    我们都住进了都市的小区,我们感觉到它美,却很少有人能说出它的美。

    现代人的审美意识与居住环境是分离的。我们的审美意识停留在农耕时代,当我们行走在乡间小道,田野,山林,走在大自然的怀抱里时,我们的内心会浮现出无数的诗的语言,名篇佳作不断涌来,而居住在都市的小区里,我们却无语。人工开掘的池塘中有片片荷叶,几朵荷花,脑海里浮出的是“十里荷香”,完全与事实不符。数千年农耕时代积淀下来的审美意识通过无数的名篇佳作代代相传,而近百年中国都市文明的发展却缺少对它的审美感悟。

    然而,我们又本能地认可了所居住的小区,那怕是到乡间去住几天,还是要赶快回到都市里的小区,这不仅仅是“家在这里”,而是小区的一切与自己的生活融为一体了,越来越感到所居住的小区方便舒适。仔细一想,“舒适”的感觉中必然蕴含着“美”,你不明确而已。城市的小区建得越来越美,开始注重融合进自然的因素,但不可忽视的是,作为都市文明的高楼是小区的主体部分,而高楼也是美的。

    现代人分离的审美意识却把城市的高楼当作与美相对立的意象,称为“钢筋水泥的森林”,由此拒绝了对高楼正向的审美判断。带来的结果是,居住者对自我生存环境的否定性情感,使人在自己的居住环境中心灵不和谐。还有,在设计理念上丧失了对高楼从审美角度的深度开掘。既然高楼是“钢筋水泥的森林”,无美可言,何必多费心思,因而千楼一面在中国的各个都市泛滥开来。建筑的美,在造型,也在细节,中国的高楼几乎无细节可言。

    现代人分离的审美意识是现在开始出现的吗?

 

                                   二、

    现代人的审美意识与居住环境的分离,并非从现在才发生,从都市一出现,这种分离现象就产生了。读一读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对这一名篇佳作的背景稍有了解,我们就明白,在朱先生那里,这种分离现象是何等鲜明。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写于清华园,如今那荷塘早已经消失了踪影,只有这美文尚留人间,也会代代相传的,写得实在是好。清华园固不能算是都市,但至少,它是大城市中的一个大学校园。可是,朱先生笔下的荷塘月色,全然一派乡间美景。斑驳的树影,摇曳的荷花,池中的蛙鸣,林间小道婉延消失,远处那只有些大意的黛色山脉,以写实见长的朱自清先生在这里发挥了他的想象,朗月之下的城市中,他见到了黛色的山脉!辅之以六朝往事,江南怀古,感伤忧郁之情,被朱先生渲染得淋漓尽致。在朱先生的笔下,清华园中的荷塘月色,却没有一丝的城市意味,也无校园特征。据说,当年那荷塘还在时,许多人慕名而去,却失望而归。

    何以如此?审美意识驱使朱先生只能如此写作,他以久已存在于自己内心的农耕文明的审美意识来写作一个大城市中的荷塘。尽管朱自清先生从思想观念上已经是一个现代人,科学、民主、自由等观念早已渗透了他的灵魂,但审美意识却无法与政治思想、道德观念等一起生长,它是一个更缓慢更潜在的生长过程,新的审美意识的产生必须有更充分、更完备的物象作为生长基础,伴随着新的文学艺术而逐渐积累。朱先生那一代人还不可能在内心生长起现代都市的审美意识,尽管他已经在大城市生活了许多年,且留过洋。他写不出大城市的美。

    近百年过去了,中国作家能写出大城市的美的人还是微乎其微。作家写不出大城市的美,就无法推动大众审美意识的变化。为什么中国作家普遍地写不出大城市的美呢?

                                   三、

    中国都市的发展,只有短短百余年的历史,而且,这百余年还历经曲折。

    城市与都市不是一个概念。当我们说到城市的时候,它的生长历史已经很漫长,古时的长安已经是一个世界的大城市,我们所居住的昆明也已经有了上千年的历史。城市,可以是以农耕文明为底色的,而都市,必须是以工业文明现代文明为底色,直至后工业后现代为底色。只有工业技术的高度发展,才能生长起都市文明的独特景观,如高楼、立交桥、机场等。因此说,中国的都市发展,只有百余年的历史。而且,上个世纪上半叶,中国处在战火之中,都市的发展极为缓慢,仅上海等地成为“大都会”,但1949年后的价值观延缓了中国都市的发展,直到八十年代才得以改变。稍微想一下就明白,中国都市的真正发展迄今也不过十余年的历史。

    可是这十余年却是以不健康的“爆炸式”的方式发展,全面铺开,迅速扩张,让人目不暇接。审美意识的积淀却不可能以如此爆发的方式累积,它得一点一点慢慢来。作家艺术家来不及品味城市的美,更来不及积淀下有效的都市审美意识。再加上九十年代后中国社会经济大潮淹没了思想价值,“审美”居然也与“实用”挂了号。作家艺术家的浮燥心理是一个普遍现象,“慢”的品味成为奢侈,急功近利容不得审美意识的积累。

    都市中人们的居住环境在不断改变,可是审美意识却没有得到相应的累积,于是,中国社会现实生活中审美意识与居住环境的分离现象更为突出了。千百年传承下来的农耕文明的审美意识推动人们向后看,回望乡村,眺望大自然,进一步促使人们在审美意识上拒绝自己生活的都市环境。如果内心没有建立都市的审美意识,我们的心理就不和谐,也就不会真正地爱自己生活的环境,它的每一寸土地、每一棵树、每一株草,以至自己生活的楼道。

    我们站在自己生活的高楼的阳台上能欣赏月亮的美吗?

                                四、

    美并不仅仅存在于乡间,欣赏不到都市里的美,主要是因为我们没有发现的眼睛,是观念意识在作怪。

    要想从中国大陆的老作家们作品中找到都市的审美意识,很难。因为在相当漫长的语境中,“都市”曾与“罪恶的渊薮”作伴,在中国大陆作家笔下,对都市的描写主要是道德化的批判。欣赏到美,也属“小资情调”。

    我想起了余光中的一首诗,《等你,在雨中》,一首爱情诗,蝉声、蛙声、红莲、桂桨、木兰等纯属中国传统意象,但读这几句:“一颗星悬在科学馆的飞檐/耳坠子一般的悬着/瑞士表说都七点了 忽然你走来”。初读这首诗,让我眼前一亮,现代的都市审美意识需要这样一点点地积累。

    还想起了张爱玲,在她的笔下,月亮,不仅属于乡村、山野,也属于高楼阳台,在高楼的阳台上观月,同样印照了人物的审美情感。从电车进站的叮铃铃的声音中,她听到了孩子回家的欢欣。很少有人能忍受兵营里学吹喇叭的声音,她却说:“我倒不嫌它讨厌。”她从中听到了“人的成份”。她是一个地道的“城里人”,她不以拒绝而以认同的心理对待她所生活的都市,她欣赏到了都市里的美,大批在都市里出生、成长的读者在她那里找到了共鸣。

    记得刚上大学时,一次与同学到北京的北海公园游玩,一坐进小船,我心里突然飘起一首歌的旋律:“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这首歌写的就是少先队员们游北海公园。这是我小时候唱的歌了,唱它的时候,我在云南一个偏远的小城市里。歌中那绿树红墙、白塔的倒影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中,只感到美。如今,二十多年又过去了,那首歌,连同那天的美景还在我心中。公园属于城市,它不是乡村的美。

    这样的诗,这样的歌,如今少了!

    中国的城市文学随着中国城市的快速发展开始起步,审美经验需要重建,审美意识需要积累,我们的观念也需要改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