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小容的书我只读过一本,书名叫“小麦的穗”。这是缘于曾在孔庆东的博客中读到一篇“妹子的麦”一文,觉得有趣,况且能得到北大孔教授青睐的作品肯定差不了。于是在卓越网上订购了一本。书皮是淡雅的米黄色,寥寥数笔,在封面上勾勒出一个长发飘飘、长裙飞舞的恣意狂放的女子的背影,色调是优雅的紫,未及读文字,我便爱极了这书的美编设计,待开始翻阅一篇篇知性、饱满、灵动、感性的文章,不由得心生倾慕,暗自赞叹:“好一个才情兼备的女子啊!”
她在文中谈读别人的感受,而我在读她。“小麦的穗”第一部分,是小容的读后感,大多是谈她喜欢的作者及作品,她把一颗细腻易感的心,灌注于妙笔生花的笔端,像清澈滑润的雨珠,在每一片碧绿的枝叶上滚落,顺畅、轻柔、轻轻点点,又滋润有声。读着唇齿留香,又有滋心润肺的功效。不似急风暴雨的震撼也不如清风明月的浪漫,只是阳春三月的一片片抽芽的嫩叶,清新、干净,一望而知林深有序。
她羡慕王安忆写作的大气和胸怀,写到:“她像一棵仰之弥高的大树,贯穿了最健康的生存法则,:先扎下深根,再以几根遒劲的主干确立规模和风骨,以后的添枝加叶便从容不迫、气度不凡。”而写到叶倾城的绮艳文风、傲人的才气时,也许是怕担了吹捧的嫌疑,宁可把自己也写了进去:“有时候,自己写的东西真要把自己吓死。写的时候,整个人如离魂一般迷醉,不恣肆忘情就写不好,不破釜沉舟就写不成。等过一阵灵魂归位了再看——啊!我怎么敢这样写?吓得滚翻在地。”当她用既朴实又真切的对话还原真实的生活场景的时候,你能感觉到这是一个干净清澈得一眼就望到底的女子。
后面的文章有她读译文的见解,也有观影的感想,还有细碎温情的生活拾趣。文笔时而伶俐佻达,时而温厚洗练、绵里藏针。不动声色地牵着你走入她的情绪中、感悟里。有些文字单独挑出来读,并不是很吸引人,可是融入到通篇的文章中妙趣就如清泉一样汩汩地向外涌。
蔡小容原笔名麦琪,这个笔名用了十几年。这本“小麦的穗”是不是女儿小穗给她的灵感呢?我不好妄加猜测,但这书名确实很有意味。小麦生长,终要抽穗,而每一颗饱满丰盈的麦穗,都流露着成长成熟的谦逊和厚重。
我曾在江南的树下拾到一片绿叶,回来后这片叶子被我夹入这本书中,这片纹理清晰,色泽幽绿,饱尝风雨的洗礼,凝集日月精华的叶子,与这本书相伴在一起感觉竟这么浑然天成,自然成趣,我仿佛在书香中闻到了叶子的香和小麦的香。
http://s14/mw690/4c23f7b9td7f3be9cfaad&690
http://s7/mw690/4c23f7b9td7f3c188a286&690
http://s10/mw690/4c23f7b9t7bfec6e59749&690
http://s1/mw690/4c23f7b9td7f3c7317500&69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