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个好朋友,在市文化馆工作,自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之后,文化馆先后购置了莫言的多部长短篇系列图书,好友不辞辛苦,多次为我把书请至家中。案头的书一多,我即兴奋又感到有压力,兴奋的是又有这么多书可读了,而且不需要自己去书店选择、购买,并且又是这么炙手可热的热门图书;另一方面,读借来的书,终归要还回去,不好拖延的时间过长,也不能由着自己的喜好,任意取舍,所以在这段特定的时间里,我读的都是莫言的作品。先是一本中短篇小说集,里面编入了《红高粱》、《透明的红萝卜》、《金发婴儿》、《白狗秋千架》、《与大师约会》等等。
第二本是《生死疲劳》,这本长篇小说,看得我相当的疲劳,后来几乎都读不下去了。那些怪诞的奇思妙想,随着那个被冤杀的地主的魂灵以火山喷发之势,蜿蜒曲折,一泻千里。那灵魂一次次投生为驴、牛、猪、狗、猴,最后终于转世为一个带有先天疾病的大头婴儿,由他来叙述几世的见闻和感受。这种杂糅魔幻的叙事方法,以我的智力,读起来真有些吃不消。以畜生的身份,和半人半畜的视角,观世事沧桑,体味世态炎凉,这是多么大胆的创举和想象。无论如何,这是我看到的描写牲畜最多、最生动、最具生命活力的一本书,以至于之后我看到猫猫狗狗,都不敢再有半点轻视和嫌恶的态度了。
第三本是《蛙》,这部小说是比较令我难忘的,我曾经读过一次,当时小说中姑姑的形象就曾令我感动和心痛,因为语言朴实无华,人物的性格、品行鲜明、命运跌宕起伏,读起来也很顺畅。在历史政治的大潮中,个人的渺小、无奈、挣扎和牺牲、付出以及困惑,这些在作为乡村医生姑姑的生命历程中,几乎是字字血泪地被描述出来,而故事背后的那种对生命的礼赞和悲悯的大爱情怀,我也是抹着眼泪再重温的。
《酒国》是我不太看得进去的一本,走马观花看了一遍,觉得有些怪异,里面涉及腐败、侦破等在当今比较敏感的问题,作者以酒国贪官吃红烧婴儿的极端情节展开,虚虚实实,看得我云里雾里,我可能是属于看热闹没看明白的那种,围观了一下,没趣地离开了。
第五本《丰乳肥臀》,是我有意放在最后压轴的一本,这也是我的习惯,常常把最爱吃的东西留在最后再吃。
曾读过莫言的一篇“捍卫长篇小说的尊严”一文,里面写道:“伟大的长篇小说,没有必要像宠物一样遍地打滚,也没有必要像鬣狗一样结群吠叫。它应该是鲸鱼,在深海里孤独地遨游着,响亮而沉重地呼吸着,波浪翻滚地交配着,血水浩荡地生产着,与成群结队的鲨鱼保持着足够的距离、、、、、、我就是要这么长,这么密、就是要这么难,愿意看就看,不愿意看就不看。哪怕只剩下一个读者,我也要这样写。”也许我并不是怀着对作品的极度尊敬和喜爱的态度吧,却是冲着大师这股倔劲儿,我翻开了这部厚厚的小说。读这本小说的过程,好像是喝着一壶陈年老酒,先是醇厚、辛辣,然后缕缕酒香浸入脏腑,晕晕乎乎不知不觉地醉了。醒来回想一下,大脑竟有些混乱和空白,如果不读第二遍第三遍,真的不敢轻言感想。酒是好酒,但口味厚重得我拼力才承受。这一遍读下来,我实在需要好好消化一段时间,再读一遍,我心里谋划着,但是暂时是下不了这个决心了。
在这个时而雾霾、时而雨雪、时而阳光的春天里,能有这些深沉智慧的好书相伴,心情沉静了很多。透过大师的作品看历史变迁、看世事更迭、看人性无常,仿佛看山、看水、看风雨,再大的山摇地动、浊浪滔天,多美的山清水秀、花枝灿烂,与空间只是一隅,与时间也不过一瞬。像大师这样能看得透,并且又能以这样极致的艺术笔法讲给别人听,这在大师本人,是多么享受的事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