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开展任务群视域下的“智慧构建课堂”教改研究

(2022-10-18 15:11:25)
分类: 科研任务

开展任务群视域下的“智慧构建课堂”教改研究

葛满玲

                

 

【摘要】一线教师开展有关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的“智慧构建课堂”方面的教改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在当今信息2.0新技术时代,如何借助“智慧课堂”技术去“智慧构建”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如何进一步发挥“智慧课堂”这一高科技的作用去有效提升高中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任务群视域下的‘智慧构建课堂’教学改革实践研究”就是要围绕以上问题展开一系列的深入研究。借助信息技术2.0时代的“智慧课堂”,开展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的“智慧构建课堂”教改研究,一线教师责无旁贷

 

【关键词】学习任务群 智慧构建课堂 教学改革 开展研究

 

【正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修订)其课程结构是以18个任务群的形式出现,强调“以任务为导向,以学习项目为载体,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双新”背景下有关如何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方面的教学论文举不胜举,大家都在呼吁要进行诸如整体性教学贯通性教学方面的教学改革研究,但系统而又具体的、可操作性的教学举措还不多见。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的“智慧构建课堂”教改研究就是指“智慧课堂”技术支持下,一线教师将具体的、可操作性的创新教学思维以及师生教和学方面的智慧举措收集整理起来并进行研究,从而形成一套可供参考的系统研究体系。

本文所提出的“智慧构建课堂”,是为了区分“智慧课堂”而特别强调的一个概念。近年来很热的“智慧课堂”,就是用信息技术支持学生进行深度学习的课堂。“智慧课堂”的出现将各门学科的课堂教学带进了变革时代。如今,信息2.0新技术的发展又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信息2.0新技术时代的到来更加满足了“智慧课堂”将高科技以及所带来的“场景式”“沉浸式”等等体验引入课堂教学需求。在“智慧课堂”上,学生和老师可以共同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进行有关“智慧构建”方面的课堂教学改革。就高中语文学科教学而言,有效开展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的“智慧构建课堂”教改实践研究意义重大。 

一、开展“智慧构建课堂”教改研究的目标

如何有效缓解新课程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的单元学习任务重、教学量大与课时有限之间的矛盾?本研究要从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三新”角度出发展开有关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的“智慧构建课堂”教学改革实践研究来探究并解决以上问题。研究的目标是,通过一系列能够顺应时代发展的、契合高中语文“三新”要求的、充满睿智构思的、能够以少驭多节省教学用时的、可操作性的“智慧构建”方面的教学改革实践,探究出一套能有效缓解新课程、新教材教学任务重与课时数有限之间的矛盾,同时能够有效提升学生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普适性的教学对策,以期对高中语文一线教学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二、开展“智慧构建课堂”教改研究的主要内容

1.分派教改任务,让教研组老师树立统筹意识,运用系统思维,从两大方面去对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的课堂教学进行“智慧构建”:一是对教材内部任务群单元各“学习任务”栏目进行整合、改造或重新设计式的“智慧构建”,二是灵活地在不同任务群单元之间铺路搭桥去融会贯通以节省教学用时式的“智慧构建”。随时记录整理,随时总结和反思。

2.教研组成立“金点子设计小组”,让学生参与其中,师生群策群力去“智慧构建课堂”,撰写行动研究报告。

3.教研组定期或不定期开展教学调研工作,组织举行“智慧建构课堂”优质课大赛,让教师的教学智慧在反思中不断改进和提升。

4.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定期组织教研组教师学习2.0信息新技术下的“智慧课堂”技术,学习与新教材、新高考相关的教法、学法,在不断开拓教学视野的基础上去撰写与“智慧构建课堂”教改研究方面的教育教学类论文。

 开展“智慧构建课堂”教改研究例说

 就统编版教材来说,如何有效缓解新课程单元学习任务重、教学量大与课时有限之间的矛盾?本文认为至少需要一线教师两大“智慧构建”:一是对教材内部任务群单元各“学习任务”栏目进行整合、改造或重新设计式的“智慧构建”,二是灵活地在不同任务群单元之间铺路搭桥去融会贯通以节省教学用时式的“智慧构建”。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的两大“智慧构建”均需要一线教师树立统筹意识,运用系统思维。

1.任务群单元内部“智慧构建”例说

所谓任务群单元内部“智慧构建”,就是教师运用教学智慧,灵活贯通地将教材任务群单元各栏目“学习任务”之间进行“智慧”整合、改造或重新设计。

拜读了很多诸如强调要在教材单元各栏目“学习任务”之间进行整合、改造或重新设计以达到一举多得之效的研究文章,受益匪浅。上海师范大学郑桂华教授在其撰写的《普通高中统编教材单元教学的价值定位与教学策略》一文中,除了提出“增强单元教学的整体性”“新课程主张减少碎片化的单篇解读和按知识点教学,强调核心素养培养”等教学建议之外,还提出了“对部分学习任务加以改造甚至重新设计,将其转化为适于教学操作的学习任务”1等教学建议。郑教授所说的“对部分学习任务加以改造甚至重新设计”的应对策略,是需要一线教师去“智慧构建”的。程永超老师在其2022年3月3号的微型公众号“程永超 WD语文课”上推送了《【问道语文课 ||人民教育出版社】关于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下册1-3单元问题解答及文本解读》一文。程永超老师在文中对“解决教学量与课时数之间的矛盾”这一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教学建议”。“建议”中说,“要解决教学量与课时数之间的矛盾,就要重新梳理教学内容,选择最有价值的内容作为教学重点,把自己的教学尽快统一到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路径上来。”蒋霞老师的“多篇组合课教学”就是这一“教学建议”的最好例证。蒋霞老师在《大单元视域下的“多篇组合课”教学设想》一文中介绍了“多篇组合课”教学模式,“从属于单元大主题和单元任务”,“是主题统领下的选文组合式”2教学策略。蒋霞老师所说的“多篇组合课”这一智慧构建,不仅“为大单元任务设计搭建了台阶”3 ,也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教学用时,有效缓解了教学任务重与课时有限之间的矛盾。从蒋霞老师的“多篇组合课”教学设想中,我们可以看出,将教材单元任务群各“学习任务”栏目之间进行整合、改造或重新设计式 “智慧构建”不失为一种以少驭多的明智之举。

下面再以张蕊老师的“品百年文萃,听时代留声——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为例。该教学设计可谓“连线串珠巧设计,纵横捭阖引思考”,将单元内的“三大学习任务进行时空跨越”,“引领学生在不同作者、不同年代、不同体裁的文本之间通过比较、穿越、整合等方法”4去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张蕊老师的这篇教学设计称得上吃透了编者对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二单元的编辑意图,起到了“一少驭多”的教学示范引领作用。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一线教师要向张蕊老师学习,要在“领会编者意图,用好统编教材”5的基础上继续对单元“学习任务”各个栏目之间的关联性教学进行沉潜实践和理性研究。

 

2.不同任务群单元间“智慧构建”

所谓不同任务群单元之间的“智慧构建”,是指在教学中将两个或多个单元的“学习任务”进行交叉、融合、贯通,达到以极少课时完成编者设定的多个“学习任务”的教学目的。

不同任务群单元之间的“智慧构建”,需要一线教师树立统筹意识,运用系统思维。一线教师要切实做到“注意教材内容的前后勾连和各任务群乃至不同任务群之间的内在联系”6 ,得“胸中有丘壑”——将必修上、下册和选择性必修上、中、下三册等统编教材的教学内容完整地装在脑海中。只有这样,才能统筹规划、灵活驾驭新课程,才能在系统思维指引下去融会贯通地“智慧构建”教学内容,才能让自己的教学思维呈现出广阔性、高度性和整体性特征。

 不同任务群单元之间的“智慧构建”,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灵活地将学习任务群中最繁重的“整本书阅读”任务群与“文本阅读单元”以及“学生活动”单元等不同任务群之间进行关联性“嫁接”,选择一些很有价值的核心问题以及有助于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教学内容进行“智慧构建”。教学实践证明,这样做不仅可以一举多得,还能够有效缓解“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重与课时有限之间的矛盾。下面擷取笔者在《必修》(上)的“教学实例”为例。

 

【教学实例1】

借助必修(上册)《插秧歌》去“促读”《乡土中国》之《家族》《男女有别》章节,1课时。

 

问题导引:快速阅读《乡土中国》之《家族》《男女有别》章节,分析第6课杨万里的《插秧歌》这首诗反映了乡土社会家庭的哪些特点?

设计意图: 让学生认识——《插秧歌》这首诗反映了乡土社会家庭中,“家”是经济活动的基本单位,家庭生产是通过家庭成员分工合作来共同完成的”这些特点。学生要回答好这一问题,必须深入阅读《乡土中国》中的《家族》《男女有别》章节。

目标达成:1课时时间,既完成了对《插秧歌》一诗的“鉴赏与评价”学习任务,又通过“问题导引”检测了学生对《乡土中国》中的《家族》《男女有别》两个章节的掌握情况。

 

【教学实例2】

 写作周计划:借助家乡“市树市花征文活动”,选取《必修》(上册)第四单元“当代文化参与”学习任务中“了解家乡的人、物、文化、习俗等”中的“了解家乡的物”这一小切入点进行拓展教学。让学生在访谈、调查以及撰写家乡“市树市花征文”活动中,顺便将《乡土中国》中所提及的中国传统“乡土社会”特征与当今社会新农村建设时期的乡村特征进行比较,同时完成以“今日中国乡村变迁”调查报告这一写作任务。

设计意图:借征文活动之东风,引领学生进入“当代文化参与”学习任务之真实情境。同时,借助我市2021年11月23日发起的面向学生所开展的“绿色家乡,写意乡情”的市树(香樟)、市花(梅花)征文活动,激发学生参与家乡文化建设的浓厚兴趣,引领学生从“文旅兴市”战略层面去认识家乡变迁所带来的一系列可喜变化,让学生自觉地去与费孝通先生所描述的《乡土中国》社会进行对比,以此促进学生完成《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任务和以“今日中国乡村变迁”为话题的写作任务。

目标达成:两个大单元的“学习任务”放在一起,学生在一周时间内完成了两篇写作任务。通过访谈、调查,学生对家乡文化生活方面的认识更加理性,对家乡的发展变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本次征文大赛 “中学组”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我班学生作品《皖水问乌樟》获得全市“中学组征文”唯一一等奖,《樟梅盛处是吾乡》获得了三等奖。择优录用两道作文题中的“学生佳作”编辑并出版了一期《乡土潜阳》(校刊),受到师生好评。

     以上例说就如何有效缓解新课程单元学习任务重、教学量大与课时有限之间的矛盾而展开的。就统编版新教材而言,单是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的“智慧构建”问题就是一门大学问,需要我们一线教师结合教学实践不断去探索、总结和创新。

 

四、开展“智慧构建课堂”教改研究的实践意义

“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的‘智慧构建课堂’教学改革实践研究”是高中语文学科一项自上而下又自下而上的教学改革实践研究。本研究预想通过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的“智慧建构课堂”方面的相关研究去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智慧型、创新型的高中语文教师队伍,同时通过“灵活放引”的高效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去促进学生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取得一举多得之效。

1.在当今信息2.0新技术时代,如何借助“智慧课堂”技术去“智慧构建”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如何进一步发挥“智慧课堂”这一高科技的作用去有效提升高中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任务群视域下的‘智慧构建课堂’教学改革实践研究”将围绕以上问题深入研究,以期对“双新”背景下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培育工作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普通高中使用统编教材时间还不是太长。在使用统编教材的过程中,一线教师倍感“以人文主题和学习任务群两条线索进行单元组织”的新课程学习任务重,教学量大,加上课时有限而完成不了指定的教学任务。为有效缓解统编教材学习任务重与课时数有限之间的矛盾,需要一线教师在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运用教学智慧去融会贯通地“智慧构建”高效语文课堂。一线教师如何高效完成新课标规定的18个任务群的学习任务?在新教材、新高考视域下,怎样的课堂教学建构是智慧的、高效的?“任务群视域下的‘智慧构建课堂’教学改革实践研究”将从“智慧构建课堂”这一层面去对“双新”背景下的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工作展开理性探讨和沉潜实践。鉴于此,本研究是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和研究价值的。

 

 开展“智慧构建课堂”教改研究的预计突破点

1.通过“智慧构建课堂”的“智慧构建”,能够有效缓解新教材学习任务重与教学课时有限的矛盾,取得一举多得之实效。

2.通过师生携手合作,借助“智慧构建课堂”去有效提升学生的“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在“文以载道”“因文悟道”中探索出一条“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全面发展、和谐发展的人”的符合高中生成长规律的“立德树人”之路。

3.通过研究和实践,总结出一套“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的‘智慧构建课堂”的“金点子构建策略。着眼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引领教师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在唤醒老师教学智慧、唤醒学生学习智慧两方面取得一定突破。

 

六、结语:

所说的开展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的“智慧构建课堂教改研究,是想抛砖引玉去激发一线教师对传统课堂教学进行批判与创新。批判意味着重构,传统语文课堂是割裂的分篇教学体系,以篇目构建单元的三维教学目标;任务群视域下的智慧构建课堂则着力于打破篇目壁垒,在看似繁重的阅读与写作任务中,让师生在“教”与“学”中做到游刃有余,在多维有趣的智慧艺术中落实核心素养目标。没有批判,是穿新鞋走老路,无法适应新教材、新高考;没有在继承中创新一场博人眼球的噱头,会剥离语文教学灵魂——“智慧构建课堂”虽然与传统课堂在语文学科“立德树人”的教学任务上是一致的,但它比传统语文课堂多了很多丰富的内容,奔赴的目标是有趣、有用、有温度的语文教改课堂。

“智慧课堂”技术支持下,“智慧构建课堂”教改研究会将师生的创新思维与教和学的智慧相互交融,以期最终取得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方面的研究成果。学无止境,教亦无止境借助信息技术2.0时代的“智慧课堂”,开展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的“智慧构建课堂”教改研究,我们一线教师责无旁贷

 

 

 参考文献:

 

1】郑桂华,普通高中统编教材单元教学的价值定位与教学策略[J] 人民教育,2021(22)

2】【3】 蒋霞,大单元视域下的“多篇组合课”教学设想[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1(12)

4】栾桂芳,钱兴怡,连线串珠巧设计,纵横捭阖引思考,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1(2)

5】【6】厉行威,康与其,领会编者意图,用好统编教材——关于统编版语文教材研究的文献综述[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2(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