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文胜老师口述:周毅整理
今年伦敦奥运会可以说是波折不断,咱们国家的多项运动项目也因为种种原因惨遭变数,但是乒乓球的领奖台上依然是毫无悬念地红旗飘飘。曾经有外国媒体评论称中国乒乓球队是一只外星人都打不过的“无敌之师”,而中国乒乓球横扫各大球赛已不是新鲜事,从1959年容国团为国家乒乓球队夺得首枚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的金牌开始,然后1988年韩国汉城(首尔)奥运会上乒乓球被首次作为奥运会比赛项目登场,随后在世界性的各大球赛中,无论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世界杯、职业巡回赛还是奥运会,中国乒团作为“大拿”几乎包揽大奖,期间即便有其他国家胜出,那也是很零星的几次。其实国家乒乓球队的实力早已不需要向世界证明。
可以说中国乒乓球就长期处于此种强势状态,但时间一久,此态势也对国球在世界的长久发展带来了负面的影响。而这个负面结果可能就会是乒乓球项目被退出奥运会。
首先从关注者的角度讲,观众在看一项竞技体育项目,如果开始疲劳于看着总是同一个国家拿到最好的名次,那么这项比赛被关注的程度也会逐渐降低,大家会觉得没劲,丧失新鲜感。
再次,其他国家培养出的乒乓球运动员们,他们可能起初还抱着迎战中国的决心和信心,但是经历过无数次的溃败之后,他们心里一定会觉得中国乒乓球真的是难以攻破,于是信心和动力就减弱,迷茫于自己的乒乓球生涯。那么对于世界也是如此,面对某项比赛天下无敌的国家,会由起初的膜拜佩服,到模仿学习,试图进步超越它,但如果最终结果都不尽人意,那么这些国家也就没什么信念再继续下去,随之会放弃对乒乓球的器重。
作为世界性的体育盛会,它的初衷就是希望来自全世界的运动员都能有机会赢得比赛,以及让运动员通过某个体育项目的形式有所成长,发挥奥林匹克精神。但如果某项比赛的最高奖项在长时间里都被同一个国家垄断,很少有别的国家身影,那么奥委会就会认为这个项目缺乏弹性,不能发挥竞技体育的国际性特点。
于是他们会考虑怎样调整这样的局面,像08年北京奥运会上已经将男、女双打更换为男子、女子团体赛的形式,为的是让别的国家有多些机会发挥实力水平,赢得成绩。不过,即便奥组委对乒乓球项目采取了这样收缩的方式,也无法阻挡中国乒乓球军团卫冕的势头。奥委会在逐渐认识到中国乒乓球的绝对优势是别国难以超越的,因此取消乒乓球作为奥运会比赛项目也会是很可能的结果。
所以中国想要化解未来可能遇到的危机,就需要改变现在高处不胜寒的局面。我们知道参加国际乒联的赛事资格是由成员协会推荐得到的,中国完全可以推荐一些具有潜力的非顶级水平的选手出席一些国际联赛,例如世乒赛、世界杯等专项赛事。这样中国在国际联赛中派出的选手实力不是最强的,让咱们持有一种相对柔弱的态势来分解部分优势给其他国家,让其他国家顶级的选手有拿奖杯、奖牌的机会,拿一些好的名次。但对于奥运会这样关键领域的比赛则是选出咱们国家最顶级的王牌选手参加,以保证国家乒乓球在世界的一流水平。这样便破除了中国大包大揽的局面,并且不曾动摇中国在世界乒乓球领域的地位。
当世界能够再次感受到乒乓球给他们带来的振奋、意外、惊喜和竞技精神的时候,也会是中国乒乓球化解危机后的完美结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