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我们都是幸存者:赴青海玉树“414”灾区纪实录(六)

(2010-06-10 21:43:00)
标签:

转载

分类: 灾后心理援助

我们都是幸存者:赴青海玉树“414”灾区纪实录(六)

 

邓明昱 博士 Dr. Mingyu Deng

 

 

工作的第二站 共和

 

第二天,乘坐了两个多小时的长途客车,欣赏了沿路的高原风光,我们来到了共和县。下了车,看到人们黝黑的面孔和朴素的装束,犹如到了另一个国度。

 

共和县是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的首府,平均海拔3200米,属高原大陆性气候,四季不明,昼夜温差大。这里是我们心理援助的第二站——海南州职业技术学校。

 

玉树“414”地震时,玉树州民族职业技术学校是受灾最严重的学校之一,大部分学生都易地安置继续上课。99藏医专业的129名藏族学生,就安置到海南州职业技术学校。他们在这里将完成两年多的全部学业。他们原来班上的同学有三人在此次地震中遇难,有28位成为孤儿。和学生们一起从玉树来到这里的还有他们的三位老师:原丁、多杰仁青、丁岚

 [转载]我们都是幸存者:赴青海玉树“414”灾区纪实录(六)[转载]我们都是幸存者:赴青海玉树“414”灾区纪实录(六)

                                         我们的团队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职业技术学校

原丁老师等一一与大家握手后,引领我们去他们的宿舍。非常简易的宿舍:两张单人床,一张书桌,上面有一台手提电脑,地上放满了抢救出来的经文(这是藏族同胞的第一精神需要)。据乐平说,原丁的岳父在地震中遇难,她的妻子处于严重的抑郁状态之中。地震时,他家的房子倒塌了,他是从二楼跳出来逃生的,然后救出妻子和儿子。学校安置藏医班学生到海南州职业技术学校时,他义无反顾地报名带队。由于要带队去海南州,他没有时间挖出自己家里的东西。

 

417,原丁老师就携抑郁的妻子和年幼的孩子与另外两名老师一起带着129名藏医学生到了海南州职业技术学校。还算幸运,小汽车完好,和车子里的一部手提电脑和一台相机就是他们家的唯一所保留下来的东西。对摄影爱好的原丁老师,在第一时间(震后不到20分钟)就冒着生命危险拍了不少珍贵照片!

[转载]我们都是幸存者:赴青海玉树“414”灾区纪实录(六)[转载]我们都是幸存者:赴青海玉树“414”灾区纪实录(六)

                           大约在“4.14810分左右,原 丁老师拍的地震现场照片

[转载]我们都是幸存者:赴青海玉树“414”灾区纪实录(六)[转载]我们都是幸存者:赴青海玉树“414”灾区纪实录(六)

            原丁老师(左)和多杰仁青老师(右)                         原丁老师抢救出来的经文


     我们刚到这个学校的时候,或许是羞涩、或许是因为戒备心,这里的学生似乎并不愿意和我们多说话。于是我们主动和他们聊天,拉近彼此间的距离。在该校校长的申请邀请下,我们来到到学校二楼展厅,参观了著名的唐卡(藏绣),也观摩了学生们的现场刺绣唐卡的表演。

 [转载]我们都是幸存者:赴青海玉树“414”灾区纪实录(六)[转载]我们都是幸存者:赴青海玉树“414”灾区纪实录(六)

参观唐卡和观摩学生现场刺绣唐卡

  晚上7点半,我们到教室看望学生。原丁老师组织两个班的学生到一个教师里,男孩黝黑的面孔、多为长长甚至有点怪异的发型和女孩高原红的脸蛋、害羞的表情是这些孩子们给我们的最初印象!这里的课程都是用双语教学(汉语和藏语)。我饶有兴趣地翻着藏语课本与学生交谈,他们的汉语都不错,交流没有困难。

 [转载]我们都是幸存者:赴青海玉树“414”灾区纪实录(六)[转载]我们都是幸存者:赴青海玉树“414”灾区纪实录(六)

我饶有兴趣地翻着藏语课本与学生交谈


  乐平向学生们介绍了我们,当听说我是从美国纽约来的,学生们的强有力的、雷鸣般的掌声表达了藏族孩子的真诚和礼貌!

 

我代表我们团队作了简单的介绍和表示慰问。在我讲话时,孩子们也许是由于控制不住对地震的恐怖回忆,也许是由于对亲人朋友的深刻思念,有的学生当场就忍不住抽泣起来。为了帮助他们抒发情绪,我很自然地为他们进行团体辅导,教他们简单的放松训练。随着训练的不断推进,学生们的肌肉慢慢不再那么僵硬了。

 

当我在教学生们作放松训练时,志宏就配合着在前面做示范。看到孩子们宁静、严肃、腼腆而又认真的面孔,我们心里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他们当中有28位是孤儿!

 

学生们为了感谢心理援助专家志愿团为他们所做的一切,积极踊跃地轮流到讲台为志愿团唱歌。我和每一个上讲台唱歌的同学合影,并送给他(她)一张名片。在孩子们歌声的感召下,我也唱了一首《让我们荡起双桨》。孩子们高兴地与我一起合唱。最后,大家集体合唱了为玉树“414”大地震谱写的新歌

——《生命站立成树》。大家情绪高涨、人心振奋,歌声萦绕着整个校园。很多学生在下课之后都沉浸在刚才的气氛中继续哼唱。

[转载]我们都是幸存者:赴青海玉树“414”灾区纪实录(六)[转载]我们都是幸存者:赴青海玉树“414”灾区纪实录(六)

             给玉树的孩子们讲课                                   第一次团体训练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1f4a1f0100iqnq.html (合唱的现场摄像)

 

《生命站立成树》——我山我水、我故土,我兄弟姐妹、我父母,天塌下来、顶得住,地陷进去,也不哭。我血我脉、我宗祖,我同胞骨肉、我民族,风雨来时、谁退缩,扛起生命、不迷途。啊,点燃的酥油灯、点燃高原所有的希望;啊,怒放的格桑花、怒放人间所有的祝福。愿所有的生命,都站立成树!

 

玛丽的另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了解灾区孤儿的现况。来青海前,她就受了几位海外华人的委托,准备助养灾区孤儿。今天,她召集了28个孤儿,十分动情地与这些不幸的孩子们进行沟通,并表示回美国后会发动身边的华人资助他们完成学业,鼓励他们好好读书,争取考上大学。如果有英语好的学生愿意去美国深造,她可以联系美国的大学,并协助申请全额讲学金(可以免去全部的费用)!

 

晚自习结束后,我们看了学生们的壁报。那一幅幅简单的图画,表现出灾区孩子抗御灾害、追求生活的蓬勃激情。

[转载]我们都是幸存者:赴青海玉树“414”灾区纪实录(六)[转载]我们都是幸存者:赴青海玉树“414”灾区纪实录(六)

学生们的壁报

 明天下午,我将为学生们作一次讲座。按计划,下午5点钟与学生们一起回玉树。这样我们可以在共和县适应一下3100的高原环境,以便为穿越5000高峰做准备!最艰难的时刻在等待着我们。

 

19日上午,我们开了一个小会,总结了这段时间的工作。葛曼因为要考试,今天下午要回到西宁,明天回天津。她不能去玉树,感到非常遗憾。玛丽在到达青海前,就患了感冒。来共和县之前,大家都劝她不要上高原,以免出现肺水肿。她坚持要来。今天,大家又劝她和葛曼一起回西宁,不要上玉树。她仍然坚持要去,说是身负助养灾区孤儿的重任,必须亲临灾区的中心。其实,有我这位“特级保健医生”在,是完全可以预防肺水肿的。顺便说一句,20多年前在中国大陆时,我就担任过省(部)级领导的保健医生。今天又要重操旧业了。现在,我们的团队是5个人了。

 

这时,我收到占彪的短信,说他们将和青海省社科联的同道一起到玉树去。我回复他,我们相约在玉树见面。

 

下午240分,在海南职校的电教室,我为玉树职校藏医班的129名学生讲了灾害心理卫生得基本知识,并进行第二次的团体辅导。在讲课前,播放了配乐诗朗诵——《妈妈,别哭,我去了天堂》。

 

《妈妈,别哭,我去了天堂》——视频: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1f4a1f0100isuj.html

 

妈妈,别哭,我去了天堂。随着地动山摇的一声巨响,我看见你跌坐在嘈杂的操场,撕心裂肺的呼喊还在我的耳旁。

妈妈,别哭,我去了天堂。漫天的星星可都是你的泪光,黑夜里我不是孤独的流浪,同学们手牵手嘶哑地歌唱。

妈妈,别哭,我去了天堂。老师说那边再没有鸟语花香,所以我恋恋不舍回头张望,绿水青山却是一片苍凉。

妈妈,别哭,我去了天堂。只是我舍不下曾经的梦想,帮我把漂亮的书包好好收藏,我听见废墟里姐姐的书声朗朗。

妈妈,别哭,我去了天堂。可惜我等不及看到绿色的军装,我还想写完老师布置的作业,留恋着黑板、书本和课堂。

妈妈,别哭,我去了天堂。不再淘气也不愿让你心伤,我会牢牢记住你微笑的模样,来世还要依偎你温暖的胸膛。

妈妈,别哭,我去了天堂。有灯光生活总就有希望,睁开眼睛我要看你活得坚强,你的爱永远把我的路照亮……

 

《妈妈,别哭,我去了天堂》是我们在四川“512”大地震时录制的,由玛丽朗诵。其实,玛丽是一个专业的儿童演员,12岁就进入艺术学校接受专业训练。在中国,她曾担任过省儿童剧院和省电视台少儿节目的主持人,孩子们都亲切地叫她“燕子姐姐”。她的童音纯真,情感丰富。2008年我们录制的由她朗诵的《妈妈,别哭,我去了天堂》,在全球50多个国家的华人社区引起了极大的反响。这次玉树“414”大地震后,我们作了全面改版,以献给“414”遇难的孩子们。

 

在播放DVD时,不少学生和老师泪眼蒙蒙,有的甚至忍不住失声痛哭。玛丽担心地问我,会不会刺激学生尤其是孤儿伤痛的心灵,给他们带来新的心理创伤。我说,不会。因为创伤事件再暴露的前提,是建立在当事人出于心灵安全和稳定的前提下。目前,学生们基本处于这种状态。创伤事件的再暴露,对他们的心理疗伤是有好处的。

[转载]我们都是幸存者:赴青海玉树“414”灾区纪实录(六)[转载]我们都是幸存者:赴青海玉树“414”灾区纪实录(六)

团体训练之前                                   团体训练之后

第二次团体辅导现场

  随后我较为详细地向学生们介绍了灾后常见的心理反应和一些自我保护策略,重点给学生们示范了神经肌肉松弛训练。

 

由于昨天晚上与大家都熟悉了,我们与孩子们的目光交流也多了起来,可是孩子们的腼腆、朴实尤存!这是一种文化的烙印!

 

团体辅导结束后,我为孩子们捐款1000元。原本还想多捐一些,但我只有1000多元现金了,而银行提款卡在当地居然无处使用。原丁老师代表学生们致谢!我一再表示,这只是开始。回美国后,我将发动IACMSP的所有成员为灾区的孩子们献爱心,形成一对一的对孤儿助养和对全班同学的助学,确保大家完成学业。并表示7月份再来看大家!

[转载]我们都是幸存者:赴青海玉树“414”灾区纪实录(六)[转载]我们都是幸存者:赴青海玉树“414”灾区纪实录(六)

为孩子们捐款                                       原丁老师致谢






 

团体辅导进行了不到一个半小时,我已经感觉明显的疲惫,一定是出现高原反应了。此时,大家先陪我到原丁老师的宿舍休息,然后去做行前准备。

 

520620,是青藏高原的一个特殊的假期——虫草假。虫草是一种真菌,寄生于虫草蝙蝠蛾的幼虫体内,只生长在海拔3000以上的高寒草场,因冬为虫,夏成草,又称冬虫夏草,有较高的药用价值。为了挖虫草,学校每年都要放虫草假。这也是一年中学生和他们家庭的主要收入之一。玉树藏族自治州地处高原,海拔普遍超过4000,是虫草生长的佳地。我们正是随着学生放假回家的专车,向玉树出发。[转载]我们都是幸存者:赴青海玉树“414”灾区纪实录(六) [转载]我们都是幸存者:赴青海玉树“414”灾区纪实录(六)
 

玉树学生回家                                     我们的车队


原丁老师让我们坐第一辆大巴,说都是女生,没有人吸烟!可见他们对我们关心!我们来到了学校大门口,那里已经有了很多人,估计大都是海南职校的师生。一位老师把我们4个人安排到了第一辆大巴的第一排的位置。乐平坐在原丁老师的“带路”车上。

 

学生们相互抬着行李、有序的地上了车。这个车有22个女生,2个男生,再加我们4个人,共28人,自然由元助“带队”了,她是中学老师。元助很快就进入了“角色”,忙着安排座位、发放塑料袋(以备晕车和放垃圾用)、清点人数。她显得很兴奋,还为每一个学生照了相,注上名字,说回去后一定为她们建立起“希望的桥梁”!不愧是中学老师,她与学生们沟通很在行!

 

都快要发车了,还有零星的学生下车买水,我们突然意识到十几个小时的路程水的重要,我和志宏立即下车,到学校门口的小店里为学生们买水。我反复强调,一定要每个车上的学生们准备足够的水!志宏说,一定!一定!但让我们想不到的是,小店里竟没有成箱的矿泉水了。志宏急忙向店主说明情况,他们很理解,竟然用出租车为我们拉来了几箱水!每车分好了足够的矿泉水。

 

下午540分,我们的车队出发了。原丁老师的车在前面“带路”,后面是4辆大巴,我们乘坐在第一辆。车队很快就出了共和县城,路况还不错。

[转载]我们都是幸存者:赴青海玉树“414”灾区纪实录(六) [转载]我们都是幸存者:赴青海玉树“414”灾区纪实录(六)

                          原丁的车在前面“带路”                          孩子们在车里喜笑颜开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