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网络视频:边“烧钱”边“过冬”

(2008-08-03 10:09:12)
标签:

网络视频

p2p

vc

汉理资本

it

上周,在一个股权私募投资论坛TMT小组嘉宾发言里,同组的嘉宾来自金沙江、蓝驰、软银中国、汇丰创投、Matrix中国、汉理资本等,大家畅谈了VC对电子商务、网络游戏及衍生服务、数字媒体等TMT热门话题,唯独没有大谈今年TMT领域VC投资最猛的领域、即网络视频公司。
 
言未尽兴,我只能在博客里,结合汉理资本最近的实践,谈谈我对网络视频的十大观点(或谬论),和各位网络视频的参与者、享用者、投资者交流、分享。
 
一,从行业和应用来看,网络视频已经超越传统互联网的看新闻、发电邮、获取行业资讯等“老三样”应用,跻身进仅次于音乐、网上聊天的“新三样”互联网应用, 已体现出“杀手级”应用的端倪; 该领域会有“十亿”美元级别公司涌现。
 
二,在国内,网络视频分三族:短视频“Youtube“类公司,P2P网络流媒体直播类公司、网络下载类公司。 这三族都已经有领跑者(front runners)出现,但是,谁会是最后赢家,现在尚难有定论!
 
三, 要成为最后“赢家”,主要取决于三点因素:首先,商业模式;其次,团队;再者,运气(天时)。
 
四,讲商业模式,短视频公司的模式,主要有两大挑战。一是随着流量的逐步增大,其带宽和服务器成本也随之增大,从最初的每月数十万元带宽、服务器成本,到目前流量较大的公司每月要花费2百万美元,这其中很难体现互联网的“网络可延展”规律。 二是由于是UGC模式,内容不可控性加强,版权问题是未来的“硬伤”,短视频公司做大、上市之前或之后,会官司不断。
 
现在因为都在“烧VC钱”,所以官司还不多。 对于Youtube类公司,成本的不可控性和内容不可控性,是两块“硬伤”。
 
五,对于P2P直播类公司,也面临两大挑战:用户体验如何,下载客户端软件容易否、播放时一卡一卡经常否、播放流畅、清晰否、广告赏心悦目否;其次,购买内容的成本考量。
 
六,我觉得,这三族网络视频公司,在走向融合,即短视频公司尝试做P2P, P2P公司尝试用P2P技术进入短视频领域。下载类的想进入到前两者领域。 比较起来,我可能比较看好第二族,P2P技术壁垒较高,和短视频的模式去融合,也许能开辟出一番新天地。
 
七,从发展眼光看,2006年是网络视频的“元年”,2007年是“学走步”年,2008年已是“搏杀”之年,主要有两大战场,一是牌照,包括网络视频入门牌照和北京奥运会播放牌照,二是融资。
 
八,从融资角度看,短视频公司第一梯队的几乎都融过第三轮,4-5千万美元的融资,“估值”post-money想必都超过两亿美元; 敢如此出手的,无非有两大类,一是现有投资人持续砸钱,另外是大师级(艺高胆大)策略型投资人,如巨人、软银等。P2P直播类公司估值相对低些。还没有出手投资的VC,应该对较“价廉”的第一梯队网络视频P2P公司,更感兴趣。的确,此轮再不投,恐怕就和网络视频无缘了!但是,风险则是显而易见的。
 
九,运气成分主要指的是市场。目前,网络视频的盈利模式,主要靠广告。今年预计网络视频的广告投放,在十几亿元人民币,还不大,但年年发展速度惊人。如何控制烧钱、提高赚钱乃至全面走向盈利,是每家公司管理层和董事会经常讨论的话题。毕竟,烧钱过日子,不容易呵。08年大家都在烧钱、都在融钱;09年能盈亏平衡,会更有戏唱!
 
十,我相信,网络视频领域,未来一定能诞生出1至数家像阿里巴巴、百度、分众、腾讯等这样优秀的上市互联网公司; 但是,首当其冲的是,会涌现出像马云、李彦宏、江南春、马化滕他们优秀的创业者和团队。
 
美国硅谷顶级VC愿意用投注于“赛马”和“赛道”的比喻。现在,赛道已在眼前,领跑的赛马也有目共睹。 就看谁是“胜”者。在激烈的竞争中,“剩”者才为王!所以,要准备过冬。 如何“烧钱”,该烧多少,烧在哪里多些、哪里少些,都在考验创业者。 毕竟,烧钱也是一门艺术! 乱烧必死,妙烧则能从“剩者”变为“胜者”。
                                  2008.8.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