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在上海兴国宾馆举行了隆重、简朴的“上海科星创业投资有限公司”
和“思新格创业投资管理(上海)有限公司”的成立仪式,该基金由上海市政府科技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新加坡DBS银行和香港SIG资本集团三方各出资5百万美元而组建,并有投资界“老前辈”、上海实业前CEO、卓福民先生领衔的中外和璧的资深管理团队进行管理。
我去年曾经提出过,
上海要成为国际金融中心之一,目前当务之急,是吸引大量的国际私募和风险投资基金在沪安营扎寨,把上海作为它们的亚太和大中华区的head
office,
为此,上海各级政府应充分认识到私募/风险投资基金在鼓励公司创新和推动资本市场发展两方面的不可低估的作用,并应该有所为,其中主要可以做两件事:一,作为投资方LP,联合境外的LP,出资于具有国际投资管理经验的团队。二,考虑推出一些当地政策,
在合伙人制、税收等领域,给与扶持性、倾斜型、并符合国际惯例的政策。
其次, 该基金的管理方 - 香港SIG资本集团 -
也出资三分之一,即作为 LP,又是基金管理方
GP,此乃不多见。一般GP只拿出基金的百分之一或二。
再者,
该基金既有美元,也有人民币,管理难度加大,但绝对是一个趋势 -
人民币私募/风险基金会愈来愈多。
除了向思新格的朋友们道喜之外,遇见多位私募/风投界精英、前辈和晚辈,也相当难得,
有IDG的章总、 GGV的符总、黄总、Redpoint的David,New
Margin的冯总,启明的邝总、Jimmy、TDF的钟总 。。。等等,
互相见面,无非问几个通常问的问题:
最近又完成的投资项目、有没有商务部批准的海外重组案例、估值valuation贵不贵
。。。
成立仪式刚完,卓总就把我拉到一边,开始“追问”我们汉理资本在做的一个中国最大
的工业节能融资项目的最新进展。当年,
汉理在和江南春签约协助分众传媒融资后见的第一家VC,就是卓总当时所在的一家新加坡基金。果然他不愧是投资界的“老前辈”。有眼光,也能为公司和创业家“增值”。

我参加完仪式, 急忙赶去虹桥机场,
深夜赴京。我明天将赶往河北唐山,去参加汉理资本2006-07年的最大一笔融资项目、也是中国目前单一最大的专业工业气体项目、中外合资气体有限公司的成立、开张仪式!
后一篇:和耶鲁名教授谈“公司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