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此次武汉之行,大部分的行程都是故地重游的话,那么最后一篇便是此次可能唯一新到访的景点——古德寺。
古德寺近几年来成为到武汉旅行的网红打卡地,十几年前来时,我只知道归元寺,并不识得古德寺,据说古德寺是2016年才修复重新开放的,所以当年来没听说过这里也属正常。但当看到古德寺的照片后,不得不说,到武汉这里是非来瞧一瞧不可的。
古德寺乍看之下时教堂,也有人说乍看之下是清真寺,但它却是正儿八经的汉传佛教寺庙。寺庙主体圆通殿是建筑群核心,他不仅融合了罗马天主教哥特风格,还有伊斯兰教风格,这两种风格是很好辨认的,资料里还说它融合了希腊神庙建筑风和印缅佛寺风格,加上本身汉传佛教风格,可以说是五大宗教风格融汇到了一处。奇葩!没有更合适的词来形容这座建筑了。
在我游历的众多寺庙中,古德寺不但是唯一的,也是最奇特的,所以它也被称为“佛教第一奇观”,我想放眼全国,应该也没有比它更奇的佛教建筑了。我还没来之前就一直在想,为何会建起这座寺庙,如果是以前的教堂改成寺庙的还可以接受,但它修建之初似乎就是要建成这个样子,不知道当年刚建好时,信众是怎么看它的。1877年还处于清末,各类外国文化侵入,让建筑风格开始杂糅,这便是古德寺建寺的背景。全国有不少奇葩的宗教建筑,藏传佛教的寺庙建成汉传佛教的样子,汉传佛教里有藏传佛教的白塔,清真寺建成汉式房子,诸如此类不一而足,但这些都没有古德寺这诸多风格来得更奇。我没有找到讲古德寺建筑历史的资料。但我想佛教本就比较包容,所以建寺风格多样肯定是有意为之,为了体现佛教文化的包容性。
古德寺后的菜地曾经还埋葬过武昌起义的烈士,这是我在回去后查资料才知道的。在古德寺的那天,坐在圆通殿前休息,看着房顶四大天王的雕塑站在“罗马教堂”之顶,渐渐觉得这种风格并没有那么难以接受,我想还是本身建筑技术是精湛的,完全没有敷衍的山寨感,然后风格融合得也比较巧妙,看得多了,竟然会觉得它是和谐的,这真是奇特。
如今古德寺成为武汉的旅游名片,我们去的那天小长假,游人很多,并不清净,不过古德寺虽不足150年的历史,但它终究会因为“创新”而名垂千古,而那种文化的包容性,正该是民族发展所必须的。

P2

P3

P4

P5

P6

P7

P8

P9

P10

P11

P12

P13

P14

P15

P16

P17

P18

P19

P20

P21

P22

P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