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1
刚工作那会,知道了原来在浙江衢州,有南孔家庙,那时候也没太在意,直到去了曲阜“北孔”,才较全面得了解了南北孔的历史,以及南孔的意义。
了解曲阜和衢州的渊源,记得在去曲阜那会也看了不少纪录片和文字资料,不禁感叹,孔氏家族这一脉的传承,其实不仅仅是孔家这一世族大家的事,而是关乎到整个中华文明的文脉。关于南北孔的渊源,本来这篇不想再写,因为在曲阜三孔的文章里已竭尽自己所学,讲了很多了,但到了南孔,还是有必要再翻出来讲下,就把我八年前写的摘到这里引用下。(以下为写曲阜三孔时的文字)
孔家在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前,可以说也和普通百姓家一般,人丁并不兴旺,曾经是八代一脉单传。好在终究是维系了香火,到了汉代封爵封地之后,孔家的传承问题相对来说没有之前那么紧张了。到宋朝封为衍圣公之后,孔家更是有了近千年来固定的世袭封号来巩固香火传承的问题。只是任何家族的传承都要经过王朝更替的考验,汉族的政权更替对孔家的影响较小,而当少数民族开始当政了,孔家的传承出现了历史性的变故。那便是北宋末年的三个衍圣公的嫡裔之争。那时,第四十八代孙衍圣公孔端友随宋高宗南渡,到了浙江衢州立庙居住。所以今天衢州被称为南孔圣地。当时的曲阜变成了金朝的属地,金封四十九代孙孔璠为衍圣公,之后世袭,而后蒙古南下,曲阜衍圣公再一次随金迁汴京,蒙古占领曲阜后,又封当世衍圣公族兄为衍圣公。是时,元、金、南宋各有一个衍圣公,三个衍圣公并立于世。元灭金后,统一北宗,南宗犹存。当元朝统一中国之后,召南宗北归曲阜,南宗衍圣公安土重迁,愿守衢州祖庙,让位于曲阜族人。直至元延祐二年,第五十四代孙孔思晦继承衍圣公,近两百年的孔家嫡裔之争才画上句号。而这其中,谁是正统,在后人看来,似乎已经不那么重要了。
上文大致讲了南孔的由来,作为浙江人来讲,无论是情感还是理性上,都是支持南孔这支是嫡裔的。这中间的历史很奇葩,但却反应出一个事实,无论是哪个民族当权,都希望孔家衍圣公是在自己的管辖控制内的,包括之后的两岸分隔,各有一个孔家后裔。但明眼人都看得很清楚,在南宋时,嫡裔已在南孔,所以即便后来南孔让出了衍圣公,嫡裔就是嫡裔。所以元灭金是可以合并两个衍圣公,而元灭宋后,是招南孔北归,这说明大家的观念当中,真正的嫡系就是南孔。
民间流传着一句俗语“曲阜有庙没有人,台北有人没有庙,而衢州有庙又有人”,所以在某种程度上,衢州南孔的文脉传承是最完整的。现在衢州的城市宣传语便是“南孔圣地,衢州有礼”,我觉得定位十分正确,南孔无疑是衢州乃至整个地区最大的文化意义。
孔氏南宗家庙是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年代定位是南宋至清。可以说孔氏南宗家庙也是历代不断在修缮的。走进南孔家庙,很多地方都有北孔的影子,毕竟曲阜的孔庙孔府较这里更早,繁衍的时间也更长。南孔家庙主要是有孔庙和孔府两部分组成,而在曲阜,还有孔氏的大墓孔林。南孔庙里有一建筑叫做思鲁阁,还是透露着南孔族人思念故土的情怀。
南孔庙本有从曲阜南迁时带来的孔子楷木像,但被曲阜借走以后一直藏于曲阜文物局未归还,对此南孔庙也耿耿于怀。南孔庙和孔府无论是在规模上还是建筑本身底蕴上都是无法和曲阜比较的,但不管怎么说,曲阜都是祖居地,都是发祥地,无论后世怎么变迁,嫡系不嫡系,那里还是孔家的根。
孔家作为中国传承千年的大家族,不仅仅是嫡传这一支被全国甚至全世界儒家文化国家关注,其整个家族的传承体系已经很讲究很完备,字辈一直传承至今,南北孔都在这一体系中,所以认识的人里姓孔的,现在大多是祥字辈和令字辈的。孔家早已超脱了文化的意义,成为了政治的象征,清末差点嫡系断了香火,如今衍圣公仍然世袭,而衍圣公如果没有成为学识出众的人,可以说也是辱没了孔家的声名,可想压力十分巨大。
南孔庙如今的门票是一本袖珍版的论语下册,对于孩子来说这是再好不过的旅行纪念品了,孔子的文化传承无论如何,都已深入东亚民族的血液,将来仍会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P2

P3

P4

P5

P6

P7

P8

P9

P10

P11

P12

P13

P14

P15

P16

P17

P18

P19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