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应用题解题方法之二十五---假设法

标签:
乙场假设黑墨水红砖平均亩产杂谈 |
分类: 边走边拾 |
二十五、假设法 | |
|
(二)假设两个(或几个)数量相等
例1有两块地,平均亩产粮食185千克。其中第一块地5亩,平均亩产粮食203千克。如果第二块地平均亩产粮食170千克,第二块地有多少亩?(适于五年级程度)
解:假设两块地平均亩产粮食都是170千克,则第一块地的平均亩产量比两块地的平均亩产多:
203-170=33(千克)
5亩地要多产:
33×5=165(千克)
两块地实际的平均亩产量比假设的平均亩产量多:
185-170=15(千克)
因为165千克中含有多少个15千克,两块地就一共有多少亩,所以两块地的亩数一共是:
165÷15=11(亩)
第二块地的亩数是:
11-5=6(亩)
答略。
http://www.sumir.cn/image/404.gif
解:此题可以有三种答案。
http://www.sumir.cn/image/405.gif
答:剩下的两根绳子一样长。
http://www.sumir.cn/image/406.gif
答:甲绳剩下的部分比乙绳剩下的部分长。
(3)假设两根绳子都比1米长。任意假定为1.5米,则甲绳剪去 http://www.sumir.cn/image/407.gif
答:乙绳剩下的部分比甲绳剩下的部分长。
例3一项工作,甲、乙两队单独做各需要10天完成,丙队单独做需要7.5天完成。在三队合做的过程中,甲队外出1天,丙队外出半天。问三队合做完成这项工作实际用了几天?(适于六年级程度)
解:假设甲没有外出,丙也未外出,也就是说,甲、乙、丙三个队的工作天数一样多,则三队合做的工作量可达到:
http://www.sumir.cn/image/408.gif
三队合做这项工作,实际用的天数是:
http://www.sumir.cn/image/409.gif
答略。
*例4 一项工程,甲、乙两队合做80天完成。如果先由甲队单独做72天,再由乙队单独做90天,可以完成全部工程。甲、乙两队单独完成全部工程各需要用多少天?(适于六年级程度)
解:假设甲队做72天后,乙队也做72天,则剩下的工程是:
http://www.sumir.cn/image/410.gif
乙队还需要做的时间是:
90-72=18(天)
乙队单独完成全部工程的时间是:
http://www.sumir.cn/image/411.gif
甲队单独完成全部工程的时间是:
http://www.sumir.cn/image/412.gif
答略。
(三)假设两个分率(或两个倍数)相同
*例1某商店上月购进的蓝墨水瓶数是黑墨水瓶数的3倍,每天平均卖出黑墨水45瓶,蓝墨水120瓶。过了一段时间,黑墨水卖完了,蓝墨水还剩300瓶。这个商店上月购进蓝墨水和黑墨水各多少瓶?(适于高年级程度)
解:根据购进的蓝墨水是黑墨水的3倍,假设每天卖出的蓝墨水也是黑墨水的3倍,则每天卖出蓝墨水:
45×3=135(瓶)
这样,过些日子当黑墨水卖完时蓝墨水也会卖完。实际上,蓝墨水剩下300瓶,这是因为实际比假设每天卖出的瓶数少:
135-120=15(瓶)
卖的天数:
300÷15=20(天)
购进黑墨水:
45×20=900(瓶)
购进蓝墨水:
900×3=2700(瓶)
答略。
*例2 甲、乙两个机床厂今年一月份都超额完成了生产计划,甲厂完成计划的112%,乙厂完成计划的110%。两厂共生产机床400台,比原计划超产40台。两厂原计划各生产多少台机床?(适于六年级程度)
解:假设两个厂一月份都完成计划的110%,则两个厂一月份共生产机床:
(400-40)×110%=396(台)
甲厂计划生产:
(400-396)÷(112%-110%)
=4÷2%
=200(台)
乙厂计划生产:
400-40-200=160(台)
答略。
(四)假设某个数量不比其他数量多或不比其他数量少
例1 某校三、四年级学生去植树。三年级去150人,四年级去的人数比三年级人数的2倍少20人。两个年级一共去了多少人?(适于三年级程度)
解:假设四年级去的人数正好是三年级的2倍,而不是比三年级的2倍少20人,则两个年级去的人数正好是三年级人数的3倍。
两个年级去的人数是:
150×3=450(人)
因为实际上,四年级去的人数比三年级2倍少20人,所以两个年级去的实际人数是:
450-20=430(人)
答略。
*例2 甲、乙、丙三个乡都拿出同样多的钱买一批化肥。买好后,甲、丙两个乡都比乙乡多18吨,因此甲乡和丙乡各给乙乡1800元。问每吨化肥的价格是多少元?(适于高年级程度)
解:假设甲、丙两个乡买的化肥不比乙乡多18吨,而是与乙乡买的同样多,则应把多出来的2个18吨平均分。平均分时每个乡多得:
18×2÷3=12(吨)
因为甲、丙两个乡都比乙乡多得18吨,而平均分时每个乡得12吨,所以乙乡实际比甲、丙两个乡都少:
18-12=6(吨)
每吨化肥的价格:
1800÷6=300(元)
答略。
(五)假设某个数量增加了或减少了
http://www.sumir.cn/image/413.gif
http://www.sumir.cn/image/414.gif
6-4=2(人)
全班人数是:
http://www.sumir.cn/image/415.gif
女生人数是:
http://www.sumir.cn/image/416.gif
答略。
*例2 学校运来红砖和青砖共9750块。红砖用去20%,青砖用去1650块后,剩下的红砖和青砖的块数正好相等。学校运来红砖、青砖各多少块?(适于六年级程度)
解:假设少运来1650块青砖,则一共运来砖:
9750-1650=8100(块)
以运来的红砖的块数为标准量1,则剩下的红砖的分率是:
1-20%=80%
因为剩下的红砖的块数与青砖的块数正好相等,所以青砖的分率也是80%。
因为8100块中包括全部红砖和红砖的(1-20%)(青砖),所以8100块的对应分率是(1+1-20%)。运来的红砖是:
(9750-1650)÷(1+1-20%)
=8100÷1.8
=4500(块)
运来的青砖是:
9750-4500=5250(块)
答:运来红砖4500块,运来青砖5250块。
(六)假设某个数量扩大了或缩小了
例1 把鸡和兔放在一起共有48个头、114只爪和脚。鸡和兔各有多少只?(适于四年级程度)
解:假设把鸡爪和兔子脚的只数都缩小2倍,则鸡爪数和鸡的头数一样多,兔的脚数是兔头数的2倍。
这样就可以认为,114÷2所得商中含有全部鸡的头数,也含有兔子头数2倍的数,而48中包含全部鸡的头数和兔子头数1倍的数。
所以兔的只数是:
114÷2-48=9(只)
鸡的只数是:
48-9=39(只)
答略。
http://www.sumir.cn/image/417.gif
解:假设把从甲、乙两堆煤里取出的煤的数量扩大4倍,则从两堆煤取出的总数量比原来的两堆煤多:
708×4-2268
=2832-2268
=564(千克)
http://www.sumir.cn/image/418.gif
甲堆煤的重量是:
http://www.sumir.cn/image/419.gif
乙堆煤的重量是:
2268-940=1328(千克)
答略。
http://www.sumir.cn/image/420.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