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我从1996年大学毕业参加工作,至今已是十一年;而从1996年入市开始接触证券市场,也同样是十一年。光阴似箭、岁月如梭,如今回首这十一年证券市场的起伏和自己走过的成长之路,不禁生出些许感慨。总体说来,十一年历程可以归纳为两个阶段:从“菜鸟”到高手、从业余到专业,在此摘录几个镜头做代表。
镜头一:初入市的“菜鸟”——不知道手续费为何物?
时间回放至1996年7月,刚刚从医科大学完成五年临床医学专业学习的我被分配到了医院,成为一名临床医师。在日常工作之余,我对年轻的中国股市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且投身其中,成为一名初入市的投资者。
刚刚入市的我,对股市一无所知,记得当时是用3000元资金入市,第一次买入的股票是金杯汽车(600609)和真空电子(600602),买入理由是在营业部听两位不认识的股民谈话,自己就跟随人家买入了,两天后,真空电子小赚卖出,金杯汽车以买入价卖出,刚刚稍有得意,看到别人在使用磁卡自助打交割单,自己同样依葫芦画瓢,打出交割一看,才知道交易原来是要交印花税和佣金等手续费的!才感觉到这个市场里面,自己简直就是个“菜鸟”,不懂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从此开始了刻苦的学习过程,开始逐渐了解中国股市。
镜头二:遭遇“涨跌停板”——天堂与地狱的距离
入市之后五个月时间,上证综指从800点涨至1258点,涨幅超过50%;深成指从2200点涨至4522点,达到翻番。这样的涨幅令股民兴奋不已,营业部人山人海,盛况空前,包括我在内的所有投资者都感觉赚钱竟然如此容易!就在这时,1996年12月16日周一突然开始实行的“涨跌停板”制度一下把大家从快乐的顶峰拉回到残酷的现实当中,大盘连续跌停,几乎所有股票都出现了连续三个跌停板,让“风险”二字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这次下跌并没有把我吓倒,反而对股市产生了更加浓厚的兴趣,从此我知道了:股市不仅是一个能够赚大钱的场所,也是一个能够亏大钱的地方;也理解了一句话的含义“如果你爱一个人,就送他去股市吧,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一个人,也送他去股市吧,因为那里是地狱。”
镜头三:1997到2000——三年时间从散户升至大户
从1997年5月的1510点到1999年6月的1756点,两年时间,经过刻苦自学的我已经了解高抛低吸的波段操作,已经初步掌握了基本面、市场面和技术面的分析,已经学会处变不惊和从容面对。自己的资金也从散户升至中户级别,已经有资格在中户室与人共用一台电脑。另外,由于对电脑及网络的兴趣及不断的学习,在1998年11月,我从医院调到了电视台播控中心,身份从临床医师变成了工程师,从事互联网及卫星电视方面的工作。
由于对互联网的兴趣和熟悉了解,我敏感地意识到了网络股的机会,幸运地抓住了2000年初的网络股行情,经过对上海梅林(600073)的两波操作,使自己的资金大幅增值,从中户室升至了大户室。
镜头四:加入咨询公司——成为证券从业人员(从业余走向专业)
2000年初,积累了4年操作经验之后,我对股市的兴趣已经从操作向分析咨询转移,开始尝试着写一些分析预测文章,在网上的各大论坛发表,无意中在网上认识了一家颇有名气的证券咨询公司老总,在亲自考察该公司总部之后,因为对证券市场的热爱和专业从事证券工作的向往,我毅然从国有电视台辞职,加入了一家民营的证券咨询服务公司。职务从助理研究员开始,到研究员、产品编辑、财务顾问部主任、高级分析师,工作内容包括撰写大势及热点板块分析预测文章,个股推荐,个人版传真及半月报告的编辑,上市公司调研,高级会员的咨询服务,对外讲课等等。印象最深的是2002年初对晨鸣纸业(000488)的调研,我和同事在弥漫着大雾的高速公路上跑了三个半小时到达上市公司,经过现场调研及与公司高管的谈话,了解到了公司优秀的基本面情况和良好的成长性,在回程的车上立刻做出调研报告初稿,对其做出了中长线看好的“强烈推荐”评级。之后的一年时间,在大盘基本横盘的背景下,该股涨幅接近翻番,使我们的半月报告客户获得了丰厚的投资收益。2002年到2004年,随着我的兴趣从研究向业务转变,工作内容也再次“转型”,从分析师转向业务营销和团队管理,先后在济南、北京、天津、上海、杭州、成都做营销工作,担任各个区域的业务总监,负责业务人员招聘、培训、管理等工作,取得了突出的业绩。
2004年9月,由于对新的电视营销模式感兴趣,我从以前的咨询公司辞职。经过朋友介绍,加盟另外一家证券投资顾问公司,成为专业的“媒体分析师”,先后担任四川卫视、浙江卫视、山东卫视、浙江经济台、山东经济台和成都经济台的股评类节目嘉宾。
镜头五:大牛市——证券行业的历史性机遇
2005年9月,出于对证券经纪业务的浓厚兴趣,我离开了咨询公司,选择了华西证券成都电子商务部,一年多的时间里,先后担任VIP理财中心副总经理、营销总监及渠道总监,在这里,我深刻地体会到了非现场交易及专业化服务将是证券市场发展的方向,经过与同事们的共同努力,抓住了06年大牛市所带来的机遇,华西证券电子商务部秉承“低风险投资的最佳选择、家庭理财的专业顾问”理念,在06年的交易量已经突破120亿,在川内的交易量排名从04年的一百多名上升到06年的第三名,团队人数接近200人,2007年有望达到300人的规模,交易量排名力争四川第一!
感悟:两个关键词——兴趣与敬业
上文简述了一名“证券人”的成长历程,从中可见,贯穿其中的始终是“兴趣”,只有对证券行业具备浓厚的兴趣,才能参与其中,并且无比热爱,从而达到另一种层次——敬业!写到这里,我也无比感激曾经工作过的各个单位及公司的老总,他们的敬业精神令人非常佩服,他们对工作的热爱、对客户的周到、对下属的关心,都使我感动,并从中受益匪浅。我坚信:只要坚持对证券市场的兴趣和热爱,市场提供给我们的机会也将越来越多,证券市场和“证券人”的明天将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