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扬鞭跃马疏勒河

(2007-02-02 22:54:24)
分类: 驴行手记

  去雅丹国家地质公园要走一条穿越戈壁滩的路,颇为遥远。这条路沿途没有人迹,是专为一线的旅游景点而修建的,玉门关就是其中的一站。如果想去雅丹的话,必须先购买玉门关的门票。这真是不讲理的霸王条款!不过想想玉门关也是我计划行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站,也就不再说什么,乖乖掏钱买票进了玉门关遗址景区。

 

说起玉门关,人们马上会想起一首脍炙人口的唐诗,那就是王之涣的《凉州词》:

黄沙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诗中荒凉的景色,悲壮的情绪千百年来强烈地感染着人们,引发起人们对这座古老而富有传奇色彩的古关的向往。

 

今天的玉门关遗址孤零零的耸立在一片沙石岗上,周围都是荒凉的戈壁,远远望去颇为引人注目。走近之后,才发现传说中的玉门关只是一座土黄色四四方方的城池,规模之小简直令人难以置信,当地人形象的称之为小方盘城。

难道这就是当年丝路北道上繁华的咽喉要隘?我疑窦丛生。

中国古代西部边陲的玉门关先后建有两个,西汉张骞“凿空”西域后与阳关同时设置的丝路北道关塞是第一次以玉门关为名。隋唐之际,晋昌(今安西县)到伊吾(今哈密市)的丝路新道畅通,是为捷径,玉门关遂迁至今安西县双塔堡附近。从那时起,旧玉门关就逐渐衰败了。关口湮没,长城坍塌,路无人迹,昔日车水马龙,驼铃悠悠的繁华景象不复再现,终于成了“春风不度”的寂寞荒野。

敦煌城外的这座关城遗址,据说就是那隋唐时已经沦为废墟的旧玉门关。虽然附近出土了很多可作佐证的汉简,其中有的汉简甚至写有“酒泉玉门都尉”字样。但这座小方盘城太小了,它到底是不是汉朝时的西域门户,边境海关……玉门关?历史考古专家对此也是各执一词。

  面对这样一个“身份可疑”的玉门关,我的怀古之情也不禁大打折扣。

扬鞭跃马疏勒河

 
  来时一路上都是了无人烟的戈壁滩,即使有些许绿色也只是散落在戈壁上的野荆棘而已。然而一登上玉门关所在的土岗,眼前顿时开阔,一片惹眼的绿色跃入眼帘。一问才知道,这就是鼎鼎大名的疏勒河。

玉门关游人稀少,一个牵着马匹的小伙子对我紧追不舍,兜售生意。我耐不住他软磨硬泡,同时也对疏勒河的风景心动不已,于是杀价以2元的价格上马拍照。

拍着照,小伙子继续对我循循善诱,我望着美丽的疏勒河,终于招架不住,答应骑马到河谷中走一圈。

这马是早就驯养好的,十分老实。我双脚一夹马肚子,它立即不急不徐地小跑起来。

来到河谷里,只见水草丰美,沟壑纵横,淡青色的水面在绿草丛中若隐若现。河对面,有黄土夯成的土墙台;再远处,浅灰色的山峦绵延不绝,当地人称为马鬃山。

汉武帝时年轻的骠骑将军霍去病万里奔袭,击退了盘踞在河朔一带的匈奴部落,收复了河西走廊。脚下这片土地,自此第一次纳入中原王朝的管辖之中。当时的匈奴人哀唱:失我祁连山,使我军士无良马;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

据说这疏勒河,就是当时大汉与西域匈奴的界河。局势紧张的时候,玉门闭关,丝路中断,士兵在疏勒河附近的长城上来回巡视。如见河对岸有敌兵出现或袭击,则依据对方人数的多少和动向的不同,发出事先约定好的预警信号。一般,白天是在关城上覆草,晚上则改为点火为号。

当时的疏勒河,一定水势湍急,河面辽阔,可以作为防御的天然屏障。如此以一河一关为依托,才得以多次击退匈奴的袭击。

骑在马上,望着脚下的疏勒河,对岸的马鬃山,遥想着当年戍边的将士,顿时觉得豪情满胸,意气风发,耳边似乎也隐隐传来金戈铁马之声。

回头望,玉门关黄色的土墙矗立在河岸上,仿佛比刚来时威武雄壮了许多。关城背后,平沙万里绝人烟。

我拿过马鞭,在半空中作一个扬鞭的动作,然后两腿一紧,胯下的马立即会意,扬蹄朝玉门关的方向跑去。

扬鞭跃马疏勒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阿文(一)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