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则学习与交流:共享(5)
(2012-08-12 09:31:31)分类: 规则探讨 |
1、发球区开球后,球静止在红桩区外的一片荆棘丛中,只能宣布不可打,罚1杆;球位的两杆范围出不了荆棘丛,无法抛球打;球员不愿意回到发球区去打下一杆,便在球位与球洞连线往后延长线上没有水的红桩区内抛球,一杆把球救回球道。
问题:在球道上再打是第几杆?
这个问题容易误导的一个环节是,认为抛球是不能在障碍区的,所以宣布不可打后在红桩区抛球属于“在错误的地方打球”,要罚2杆,在球道上再打是第6杆(开球1杆、宣布不可打罚1杆、红桩区击球1杆、在错误的地方打球罚2杆)。
实际上,球员宣布不可打后在红桩区内抛球没有问题,因为规则28(宣布不可打)并没有限制球员宣布不可打后不能在障碍区内抛球。
答案:在球道上再打是第4杆。
2、接上题。如果球员在红桩区内抛球后,球又死死卡在石头缝里了。
问题:球员接下来该怎么办?在哪里再打下一杆?再打下一杆时是第几杆?
球员按规则抛球后,这个球便进入了使用状态;球卡在红桩区内的石头缝里没法打,只能再罚1杆,按红桩区方法补救(水障碍区内的球不能宣布不可打)。但是,这种情况下的补救只能回到上一杆的地方(发球区)打下一杆,因为球员是直接在红桩区内抛球的,没办法识别球的“最后入水点”,所以不能选择“最后入水点两杆范围”或“最后入水点与球洞连线往后无限延长线”抛球。
这个问题容易搞岔的是:简单认为按红桩补救即可,忽略了“最后入水点”的前提。
答案:回到发球区打第4杆。
3、比杆赛,A把果岭上自己的球做Mark后拿起来放到一边;B在果岭上推杆,撞到了A放在果岭上的球。
问题:这种情况应怎么处理?A和B要不要被罚杆?怎么罚?
按定义,A拿起来后放在果岭上的球属于A的“装备”,不再是“使用中球”;B推杆后球撞到同组球员的装备,不罚杆,在球停下来的地方打下一杆;A不罚杆,在原来做Mark的地方把球放回去推下一杆便是。
这个案例容易引起误解的是认为要罚B两杆。
如果是A的球上果岭后没有拿起来,B推杆撞到A的球就是罚2杆,适用规则19-5a;但是,A把球拿起来后,这个球就脱离了使用状态,成为了A的“装备”,B的球撞到A放在一边的球和撞到A拿在手里的球杆或撞到A的脚是同一性质,适用规则19-4,不罚杆。
答案:都不罚杆。
4、果岭上,下坡球位,A把推杆头放在球后的地面上准备推球;想想觉得不放心,又走开到旁边去再看看线;蹲在地上看线时,球忽然开始滚动,直接滚进洞了。
问题:这个球该怎么办?
这个案例的关键是:按照定义,当A把推杆头放在球后的地面上时,即视为做好了“击球准备”;其后,不管他是不是又走开或把推杆又抬起来重新瞄准,都属于“做好了击球准备”的状态延续,或者说,这个“做好了击球准备”的状态依然不变。按照规则18-2b,球员做好击球准备后,如果静止的使用中球发生移动,罚1杆,把球放回原位——除非有充分的证据能够证明不是球员造成的球移动(例如,确定是被风吹动的)。
答案:罚1杆,把球放回原位。
5、果岭上,下坡球位,A把推杆放在球后的地面上准备推球;觉得可能杆面瞄准的方向有问题,又把推杆抬起来一点,重新瞄准;几秒钟后(A还没有把推杆头再次放回地面上),球忽然开始滚动,直接滚进洞了。
问题:这个球该怎么办?
A把推杆放在球后的地面上便属于做好了击球准备,再把杆头抬起来脱离地面的做法并不改变A做好了击球准备的状态。
答案:罚1杆,把球放回原位,原因和上一题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