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则讨论:为什么要罚1杆?
(2011-08-01 09:49:04)分类: 规则探讨 |
规则16-2 悬停在球洞边的球
当球的任何一部分悬停在球洞边缘时,允许球员在没有不适当延误的前提下,有充分的时间到达球洞的位置,然后再加10秒钟以确认球是否处于静止状态;10秒钟后,如果球没有落入球洞内,将被视为处于静止状态;此后如果球进洞,视为球员用上一杆击球进洞,但必须加罚1杆。
这条规则执行起来应该没什么难度,最多涉及到“10秒钟”的界定(即从什么时候开始计时),但只要理解了“在没有不适当延误的前提下,有充分的时间到达球洞的位置”这一点也问题不大。
对于这条规则我一直有个疑问:10秒钟后如果球进洞,为什么还要罚1杆?
规则18-1的附注明确指出:如果静止的球移动了,又无法提供足够的依据证明是被局外者移动的,则球移动到哪儿就在哪儿打下一杆,不罚杆。
判例20-3d/1 放置球滚进洞
问:A在果岭上离球洞三英尺处放置了球,在A完成击球准备之前,球滚进了洞。A应该重新放置球还是视为上一杆击球入洞?
答:此问题的答案取决于放置球后开始滚动之前是否已经处于静止状态;如果是,视为上一杆击球入洞,否则必须按规则20-3d重新放置球。但是,如果这个球拿起来之前是悬停在球洞边缘,则优先执行规则16-2。
这个判例的前一部分答案显然就是运用规则18-1,即静止的球滚动了就滚动了(不是因为局外者),滚到哪儿就在哪儿打下一杆,不罚杆,滚进洞了就不用再打了;后一部分的答案则是说,如果是悬停在球洞边静止的球滚进洞了,就必须执行规则16-2,罚1杆。
同样都是“球静止后又移动”,而且都不是由于被局外者移动,为什么悬停在球洞边静止的球移动就得罚1杆、其它情况不罚杆?
当然,所谓“规则就是规则”,如果只是简单执行16-2倒没什么,既然规则明确规定了悬停在球洞边静止的球10秒钟后进洞要罚1杆,那就罚1杆;问题是,规则条文的制定总会有一定道理,只有尽可能去弄明白这些道理才能更好的学习和运用规则,靠死记硬背是不行的。
所以才有此问,盼感兴趣的博友能一起讨论讨论。
还有一个附带的问题:如果悬停在球洞边静止的球10秒钟后又滚动了,但不是滚进洞,该怎么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