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野路子”与“正规军”、“业余”与“职业”

(2009-03-09 21:54:12)
标签:

休闲

分类: 高球随笔

所谓“野路子”,自然是指没有经过专业化、系统性训练的;“业余”么,自然是指不以高尔夫作为谋生手段的。

高尔夫业余爱好者中,恐怕99%以上的都是“野路子”,大概有这样几个特征:第一,挥杆动作“标准”的不多,下了场千奇百怪的姿式都有;第二,水平很高的“单差、准单差”不少,就像当年的“土八路”拼刺刀,都是人堆里杀出来的,可能一辈子连“军校”的门都不知道朝哪个方向开,战场上照样砍它个人仰马翻;第三,说起来都是一套一套的,甚至还可能有幸听到很多云山雾罩、虽然似懂非懂却又不免令人肃然起敬的“挥杆理论”。

说到“业余”与“职业”,在给一些企业做管理讲座时,曾专门琢磨过“专业、敬业、职业”的差异:所谓“专业”,主要是指“做不做得像”;所谓“敬业”,主要是指“做不做得好”;所谓“职业”,主要是指“做不做得到”——这就扯到高尔夫的事了,对俺们“业余”爱好者而言,有很多东西是几乎做不到、或者根本就做不到的。

“野路子”一旦要想往“正规军”去靠,要么便是打定主意洗心革面、重新做人,要么便是弄得格格不入、痛苦不堪;“业余”的一旦不小心而产生了“职业”错觉,则很可能落个非驴非马、不土不洋,最后干脆找不着北。

曾有一位球友,刚在场上认识他时,那一号木开的,让人看着只有羡慕的份,绝对是“又直又远”,而且还不是一杆、两杆开得好,一场球下来,最多也就是有时候开得稍为近了点才算“失误”;后来忽然再也不“神”了,到现在也只能偶尔见他“发威”,何故?都是“改动作”给闹的,连原来是怎么打的都实在想不起来了。

还有一位球友,短切的功夫吓人,果岭边二、三十码左右距离基本没得跑;俺曾经特地认真观察过他的切杆动作,要是按“书上”的“正规”要求去衡量,即便是俺这种菜鸟水平,也都能立马给他数落出一大堆的不是:杆把没有领先于球位啦、左手腕翘曲啦、不是靠肩膀带动挥杆啦、站位没有开放啦,等等。可你要他“正规”一点试试?保管十个有九个半切不好。

忽然想起来,俺年轻时候爱好乒乓球,还是曾得过地区少年冠军的主,扣球是俺一度逞能的强项,姿式却是绝对的“野路子”,难看得不行,但就是效果特好,一板子干过去威力大得很,靠什么?感觉。那个年代读书不太受欢迎,曾有一位体校教练很想培养俺,耐心教我“正规”的扣球,还要我拿块砖头专门练“标准”的扣球动作,什么不要抬肘啊、手掌位置不能超过额头啊、左手不能乱摆啊,等等,结果害得俺几乎再也扣不好球了。

一位“7字头”的教练朋友很诚恳地对我说过这么一段话:我完全可以把你的动作纠正得很标准、很漂亮,效果也一定不会差,但你起码要准备有半年的功夫觉得根本不会打球了,还要每星期来练习场至少三次以上——绝对的大实话。

可要真是那样,俺莫非是吃错了药、真异想开天要去做“职业”么?可能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