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顶风雨太阳岛小试身手 斗颖奕惨兮兮溃不成军

(2008-11-09 21:22:00)
标签:

杂谈

分类: 高球随笔

动身之前就知道了上海这一段时间天公很不作美,去机场的路上还接到上海的老朋友专门打来电话,说是上海市区大雾迷漫,恐怕够呛。

还算运气,既没晚点更没因为天气原因转降,按计划到达。先是与神交已久的博友太哥舞姿、高球天使如约欢聚,第二天,依舞姿兄的安排赴太阳岛球场,参加由一个企业组织的业余赛事,与另两位博友胡蝶、花间同组,还有一位新认识的企业朋友。

由于俺是以舞姿的名义参赛,便半开玩笑的对舞姿兄有言在先,也算是给自己留点后路的意思:要是实在打的丢人现眼就算俺风尘子的了,俺也不能给舞姿兄脸上抹黑啊!

这是俺摸杆以来在上海打的第一场球,而且这场球的环境算得上有点恶劣:从市区出发就是顶风冒雨,在场上虽然有过那么一段雨歇的时候,但大体上整场球都是在凄风冷雨中咬牙坚持着完工的,最后交出90杆的成绩,觉得已经是很对得起自己了,在舞姿兄那也应该马马虎虎能交差。

初来乍到,第一个较深刻的印象是上海球友的礼仪习惯。我们安排在一个三杆洞开球,前一组的球友攻上果岭后,便主动停下来招呼我们先攻果岭,然后他们才开始推杆——在南宁这种情形可是非常少见。

第二个感慨是球场服务的人性化。或许是俺少见多怪,反正原来没有见过:这儿使用的球车都是设计了一种“外套”的,在俺看来既新鲜又受用,在这种天气下遮风挡雨的功效非常突出;联想到有一次在南宁也是冒雨开车下场,结果整个给淋了个落汤鸡。不过这种车也有那么点美中不足,正因为有了这个棚子,就不再给球包另罩塑料套,人倒是安逸了,杆套什么的却湿了个里外透,害得我后来专门请酒店的人用鼓风机吹了一晚上才弄干。

第二天转战颖奕安亭球会。天气是舒服多了,基本再没有遭到冷雨侵袭,但成绩却一塌糊涂,是今年以来最狼狈的一次记录。除学艺不精、场上失控的主观原因外,客观原因是这几天时间都安排的很紧,白天晚上不停的会友谈事,休息太差,导致整个动作完全变形,除了开工头三个洞趁着新鲜劲还算比较正常之外(两个+1、一个标准杆),接下来的各个洞几乎是一点感觉都找不到了,眼睛发涩、身子发软、脑袋发沉,好多洞打的都不知道叫啥玩意,简直哭笑不得。

另一个客观原因是这个场子确实有点难度,球道本就不算宽,两边又是很多绞成乱麻似的一堆堆长草,小白球只要进到里面去,别说极难找到,找到了也是要命,以俺这种水平脱困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大部分果岭周边都是一圈圈的沙坑环绕,沙子又特硬,很难直接削起来;不少洞的设计都让人发怵,如一个180多码的半岛型三杆洞,面向水障碍一面的果岭基本呈陡直状,稍为打短一点都没有能停得住球的地方;水障碍左边通向果岭的只一段很窄的球道,果岭后面则是基本不可能找球的大片丛林。

按说这个颖奕还是一个品质不错、设计精巧、纯会员制的球场,据同行的本地朋友说在上海球场中都可以排在前几位,结果却在这里见到了一大令俺目瞪口呆的怪事:竟然可以5个人一组下场!恰好就在我们前面一组,一开始还以为是其中有一个陪走的,定睛一看,可不是还有5个球童跟着?等他们上了果岭再看那热闹劲,黑乎乎一堆人影,跟农贸市场赶集似的,真是不服都不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