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号木:“一慢、二转、三送”

(2008-07-18 22:04:20)
标签:

休闲

分类: 高球随笔

终于找回一点久违了的一号木感觉。

今天下场的成绩倒没什么特别,88杆的正常数字;但非常满意一号木的表现,全场仅出现了一次失误(下水),其他凡用到一号木的场合都相当顺手,距离、方向、挥杆感觉都特别的好,终于算是祛除了最近很长一段时间对一号木的畏惧感。

我的一号木曾经一度颇引为自豪,250码左右的稳定距离,扎实的击球感,基本不出明显偏差的方向,尤其是那种瞬间爆发的“鞭劲”,打起来爽快无比;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一号木的感觉几乎消失得无影无踪,左曲球越来越多、越来越严重,以至于一站上发球台就不自觉的开始手发软、心发虚,想打出一杆稍为像样一点的球简直比过年还难。

一号木“打不好”的后果大体上都差不多,无非是左拉右曲之类;但造成打不好的原因却会有很多很多,随便哪个环节处理不好都有可能出事,只能一点一点体会、一个一个矫正。可能出问题的环节一多,挥杆时就很容易造成顾此失彼,注意了这个忽略了那个,弄来弄去会搞不清到底问题出在哪里。

反反复复摸索下来,虽然效果时好时坏,还是慢慢开始体会到了一个诀窍:还是得抓“主要矛盾”。虽然挥杆的很多环节都有可能造成一号木出问题,但我们业余爱好者不可能花那么多时间、也没有那么好的条件去一个一个问题精雕细琢得很“专业”,只能面对现实把影响最大的问题尽可能解决得好一点;尤其是很多问题都有一种内在的因果关系,有时候把“大”问题解决好附带着也能把“小”问题解决了。

从这一思路出发,渐渐总结出一个还算比较有用的方法:“一慢、二转、三送”。

首先是“慢”。也就是有意识的把整个挥杆节奏放慢、把上杆速度放慢,反正是“慢”比“快”好。“慢”的好处在于可以把各个环节的动作做清楚、做完整、做干净、做到位,很多时候一号木的失误都是由于动作太毛糙,狠拉猛打。

其次是“转”。也就是上杆时的转体问题。在“慢”的前提下,只要真正转体到位(眼睛能从左肩外侧看到架起来的小白球),一般都可以为一号木积蓄很大的能量,为“甩鞭子”创造有利条件;转体不够则很容易造成起杆时杆身后拉不够(挥杆平面太陡)、上杆时重心转移过程不明显或整个人往上顶、下杆时转身过快、用手打球等毛病。

然后是“送”。也就是朝着目标方向尽可能把杆头送到位,所谓“与目标握手”。送杆不到一般都会造成收杆太早或者横向收杆(往左甩杆),要么就是杆面开放出现右曲,要么就是扣杆面出现左拉。

还有一点,“慢”、“转”、“送”这三个环节是相辅相成的:不慢一点就转不过来,转不过来就送不出去。今天这场球是有意识的实践“一慢、二转、三送”,应该说实际效果还是不错的,但愿这种感觉能维持的时间稍长一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