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握杆问题:还是要搞“强强联合”

(2008-07-22 22:08:46)
标签:

休闲

分类: 高球随笔

关于握杆的问题一度困扰了我很久。

相对于挥杆的其他环节而言,握杆几乎是最重要的一件事。可以随便找个“8”字头的球友试验一下:如果他平时握杆时的右手食指是和中指贴合在一起的,哪怕是让他把食指往杆身前面多分开一点点,很可能马上就“不会打球”了;或者本来一直是强势握杆的,你要他突然改弱势握杆,一时半会靠得住会把小白球打得乱飞。

虽然一般也就是重叠式、互锁式、棒球式三种握杆方法,但其中所包含的细节差异却实在是太多,而且对每一个细节的不同处理都会对挥杆结果造成不同的影响,如左手拇指是伸长一点还是缩短一点、右手拇指是正面贴在握把上还是稍为往左边压一点、是主要靠手掌用力还是主要靠手指用力、是全部手指都用力还是只有部分手指用力,等等。

美国人哈维在《高尔夫红宝书》中说“世界上不存在适合所有人的握杆方法”;韩国人裴勇在《精彩高尔夫》中说“许多职业选手在挥杆动作出现问题时首先检查的就是自己的握杆是否正确”。所以,我们总得找到适合自己的、“正确的”握杆方法才行。

一直以来,我的握杆总体上属于“强势”,按比较标准的说法是“完成握杆后能看到左手的三个指关节”;这种握杆方法本来也谈不上绝对的“对”或“错”,但打出的球总是时好时坏,左曲居多,“没谱”。一段时间里,总以为我的左曲球是由于强势握杆造成的,因为“书上”就是这么说的。于是老老实实改为“完成握杆后能看到左手的一到两个指关节”——这下可好,一连串的右曲球又出现了,不仅更让人头疼,而且间或仍然还是照往左飞不误。

后来终于发现了问题的根源:左曲并不是由于左手强势握杆造成的,问题是出在右手。由于按“书上”的要求,握杆时总是提醒自己“右手拇指和食指形成的V字要指向右肩”,却一直没注意到这其实是对正常中性(平行)握杆的要求,这样一来,便造成了一种畸形的左手强势、右手弱势,哥俩实际上配合不到一起,更不能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进行运动,下杆和送杆时右手掌很容易往下压,结果一不留神就是大左曲或左拉球。

于是,我尝试着握杆时把右手也调整为强势(往右边翻),来它个“强强联合”,效果一下子出来了:一是完成握杆后左右手背是互相平行的,能够“同上同下”,不会在挥杆时出现两手力道失衡、相互较劲的别扭感,二是送杆时右手掌刚好能正对着目标方向,对保持小白球直线飞行能起到很好的控制作用。

当然,仅靠调整握杆不可能全部解决挥杆的效果问题,但如果握杆有明显缺陷(是不是确实有缺陷得靠自己反复试验和体会),杆子捏到手里就觉得“不顺”,则打出“好球”的几率肯定会大大减少,因为这时候得靠身体其他部位的动作来调整,出问题的环节会更多。

配合“强强联合”的握杆还有一个细节也很重要,就是右手食指一定要伸展开来,从握把下方紧紧“勾”住杆身,与右手拇指一道“掐”住握把,这样才能非常敏感的体会到对整个杆子的“操控性”,上下自如;此外,如果习惯于握杆时左手是弱势,则右手同样也得弱势,不能搞“强弱互补”,否则挥杆时两只手也容易打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