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又见冰灯银花火树

(2014-12-24 02:02:26)

又见冰灯银花火树·冰雪大世界·松花江北岸·松浦·哈尔滨·2014·12·22

 

最先想起的题目是最早的滑板,想想觉得不合适,最早是多早,没有人之前就有了冰雪,有了人就有了冰雪上的行走。我说的滑板不是滑雪板,其实也算滑雪板。嗯,不会表达了。找两块比鞋子要大出一个边缘的木板,稍微厚点的,铁丝一定是8号线,两条铁丝并列,用钉子的帽压住在木板上。是,我们叫他脚划子,这就算做好了,当然还有两条最好是布条子,结实点的。在脚划子的两端,然后系在鞋子上。可以和今天的旱冰鞋媲美,跑起来的速度和优雅,并且造价和成本几乎是零。那会儿没有冰雕冰灯,有冰球,我们也有我们的冰球,场地就在江面上开辟,冰球或是拣来的巨大的象棋子,或者是一个冻土豆。

 

八十年代的最后几年的某一年,老娘想去看看冰灯,那年老娘86岁。那时候还叫冰灯,虽然也有了很多冰雕。但是规模远不是现在,也仅仅还在老地方,兆麟公园里。已经过了翻板杖子(围墙)的年龄,再说还领着老娘也不能。骑着自行车驮着,那时候也有了出租车。记得老婆子生孩子在她们工厂的医院里,有点胎位不正,医院说你们还是去工人医院吧,保险点。工人医院就是四院,在道外,老婆子工厂医院在道里。大夫给的出租车公司的电话,那会儿叫小汽车出租公司(那时候有公司吗)。按人收费,每人1元1.

 

老娘一双小脚,按老娘说法还不是很正规小脚,老娘偷着在她老娘姥姥看不见不注意时候就打开裹脚布,所以,那小脚包出来也不是三寸金莲。老娘每每洗脚时候,就抓着自己脚骂国民党,骂旧社会,女人不是人遭遇。老娘那双严重变形的蜷缩在一起的脚的脚趾总会发炎流血,老娘常常用一堆棉花撕成一条一条塞进脚趾里。驮着老娘虽说冷点,也是不算太远,也就不到半小时也就到了。好像还买了一根糖葫芦,那会儿还不贵,几毛钱吧。老娘举着吃着(假牙),看着冰灯。

 

后来道外的靖宇公园也做过冰灯,只是规模不能和兆麟公园相比。那会儿还是挑水吃,家里有一个大缸。我家门口就是冰窖,现在早就消失了。冬天冰窖往里进冰,都是那种一匹马拉着的胶皮轱辘的大车,一个车拉两层,四块或者六块,有时候两块。工人们往冰窖里拉冰块的时候要用铁签子在冰块的中间扎出来俩个斜角,好用钢丝绳套住然后拽上跳板。砍那个斜角时候就砍下来碎冰块。拣着大块的就扔进水缸里,老娘说,这样水甜。

 

那时候去江北有大爬犁,会专门开辟一条通道在江面上,一个大爬犁一般能坐十几个人。一般坐不满,也不等,几个人就走,支爬犁的有一根大根子,前面有一个很尖的铁头,扎在冰上,借着反坐力推着爬犁飞奔,很快,也就几分钟就到了江北,比起来轮渡快得多。雪雕最开始时候是在江北的大堤上,那时候是真的雪堆的,也不多也不高大,比老百姓堆的雪人要技术一点,精美一些,当然还不要钱。

 

有时候也搞点正月十五闹花灯一类的,好像在老街就有过,很多制作不一定多么精良,却很巧妙的,花样翻新的各种灯笼,顺便猜猜灯谜,大概还有点铅笔橡皮什么的奖品。就想为什么不能搞点冰灯的赛事那,不是国际邀请赛这种的,不必太隆重的,就是老百姓的,可以自己用水桶脸盆做模具的,可以全家一起上的,哪怕小制作的。说白了什么叫奥运精神,就是参与。不见得多少奖金,要一种共享。

 

即使你不是这种的某一天为当地老百姓半费甚至就是免费,也不一定谁都喜欢大冬天去挨冻。都一样,乐山人也不是天天去看大佛。说出来都有一千条十万条意见建议,让谁来做都是千难万难,都不比谁精明哪去。冰灯冰雕谁也不愿意最后做成商业,就像我们说起来水乡古镇都变成小铺商业街一样。发展其实就是变化,千变万化最后总到好处。今天的冰灯不一定好到完美,他在碰撞,在游客在商业在你我中间,有一天就会顺溜了看起来舒服一点了。

 

钟声在回荡,在冬天的冰雪大世界里,一片灯火辉煌。又见冰灯银花火树

又见冰灯银花火树

又见冰灯银花火树

又见冰灯银花火树

又见冰灯银花火树

又见冰灯银花火树

又见冰灯银花火树

又见冰灯银花火树

又见冰灯银花火树

又见冰灯银花火树

又见冰灯银花火树

又见冰灯银花火树

又见冰灯银花火树

又见冰灯银花火树

又见冰灯银花火树

又见冰灯银花火树

又见冰灯银花火树

又见冰灯银花火树

又见冰灯银花火树

又见冰灯银花火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