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本走,现刨现卖

标签:
美食 |
本来本走,现刨现卖·道外(太平)·大有坊街·2013·1·3
这是一张手写广告的传单,贴夹在一个摊子的车子的支架上。那个支架上原来还有一块是红色的有点美术字的另一种广告,还不是一样,因为都遮住了,只零星漏出来几个字,奶,蘑,条,经营不是一个品种。而现在的又是改换门庭,这和一般小贩有点不同,一般小贩都是经营一种或者一类,这个很活泛,也是买卖脑瓜活,也可能是一样也没整明白。都抄下来你可能就明白大概,这张新帖广告写的是:新西兰纯羊肉片(羊排卷),原价28元,试吃价(真是创意无限)23元,本来本走,保真,现刨现卖。本,应该有个儿音,本儿。那意思是说本钱来的本钱走,不挣钱。刨就是切片的意思。不一定,有时候也有写的是内蒙古草原羊,鄂尔多斯什么的。澳大利亚也是牧业大国,还有蒙古国。估计新西兰不好使了,下回就是墨尔本了
一直外出的假请不下来,库存的外地的发的差不多了。虽然就像乳沟挤挤兴许就能挤出来几条,还真是挤过,自己觉得意思不大不新鲜了,发也是重复。比如嘉峪关,已经有了几条了。那就不如发点哈尔滨我的家乡的,我很熟悉,虽然已经没有可写的东东。无意中翻出来去年冬天的,大热天来点凉快也算凑趣。其实九月对于黑龙江已经进入中秋,不是中秋节的中秋,是秋天的中间了,不用等到十月,加格达奇那边说不定就来一场雪,都不用去太远的大北边,像漠河塔河什么的。加格达奇有点奇怪,版图上划给内蒙古了,而黑龙江天气预报依然还有位置
一月是哈尔滨很冷的日子,老说法是每年就是阳历年前后冷那么一阵子,或者一月半月的。但是现在的冷也没有几十年前的那种冰冷彻骨,现在就是我都很少穿棉裤,即使是很薄的那种棉裤。也不是总在冰天雪地里,不等冷了就回家了。冻梨冻柿子照样冻得邦邦滴,从纸箱子里拿出来的暖梨只是用那种塑料的绳扣套着扔在摊子上人人挑选,不是不怕冻,是不会上冻,天并不冷,虽然在一月
想起来小时候在道外的圈里,就是南十七道街的圈楼(荟芳里)的跟前那个市场群,或者是门市部的小铺的群。冬天时候临近年,圈里所有家的门市部都在门口打起摊子。卖一切能在外面卖的比如冻豆腐,粉条,冻鱼,冻肉。冻肉都砍成薄片,带骨头的。那时候当然要肉票,我家里就是我和老娘,就两张票,过年时候开恩能多给两张。也不是多给,是可以提前花下个月的,当然下个月你就别吃肉了。一张肉票给半斤肉,四张票也不过2斤。带骨头的肉好像能多给点,能给到3斤那样。老娘就围着圈里转圈,这块肉拿起来看看,掂掂分量。放下又拿起一块,循环往复,一家家走下去,一块块拿起来
专门买血脖 ,那块肉多骨头少,还不重。后鞧都砍得大块,一般都五六斤,甚至更重,也买不起也没有那么多肉票。血脖适合包饺子,主要就是包饺子。能包出来至少一两个面袋子那么多的饺子,能吃上一个正月的。记得85年时候跟着老岳父回他的老家山东朱由永盛埠,邻居请客包饺子,一小盆肉馅,我很惊讶,关里家原来这么富裕。还能包一个肉丸的饺子。高兴没有半个时辰,邻居家又剁了一大洗衣盆的菜馅。拿着这一小盆肉馅倒进去搅一个天昏地暗,那饺子啊,这难吃
冻梨冻柿子这两年有点回潮,买的也不多。前些年哈尔滨有一个资料说,哈尔滨夏天卖的的冰棍只是冬天卖的的冰棍的几十分之一,有那么一阵子,哈尔滨大街小巷在批发冰激凌,早就降温了。哈尔滨很神奇,什么新鲜都能在哈尔滨登陆,都能火个热烈。当你以为真要火起来,他就突然没人理睬了。哈尔滨大概拥有过共和国的无数个第一,比如第一家百货商店,第一个缝纫机洗衣机厂,照相机。就是过,过去了
一年只放一天假的小贩,大冬天当然还要出早市的。我一个原来的朋友,租了一个木头棚子开他的裁缝店,大年初一照样开门营业。说起来也是惭愧也是幻觉,我曾经想要发明一种药片,只要吃一片就能管饿,开始我想能管一天,后来觉得为什么不一年呢。可惜我这个太伟大的计划没有得逞,人还是得天天吃饭,还不是一顿。说是宁舍一顿饭不折二人转滴一口也不耽误
于是,早市,就没有夏天没有冬天。天天早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