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膏糖原来是流淌的黑宝石·山东·莱芜·莱城·无名街·2013·12·12

梨膏糖原来是流淌的黑宝石·山东·莱芜·莱城·无名街·2013·12·12
独轮车,或叫架子车,和建筑工地不一样的独轮车,要矮小,架子是木制的,也没有车厢。瞩目的是架子车上的大筐,近乎于婴儿摇篮大小的长圆形椭圆形的两个大筐,就像一个巨大的花生壳掰开。大筐明显是为了架子车量身打造的,我注意到更形状特异的大筐在自行车或者在摩托车是后座上,架子车趴在地上,自行车摩托车支起腿就是一个摊子。“独轮车不用学(xiao),全靠屁股摇。”,我年轻时候下乡在酒坊,每每出糟时候,酒糟就装在独轮车上。那刚出锅的酒糟热气腾腾的,一下子酒糟至少有二百多斤,酒坊的地板地是滑腻腻的,尤其往外出去的这一段路因为脚带进来的泥水冰雪。而且那酒糟的热气因为迎面而来的风刮,眼前一片白茫茫,只能凭着感觉。要有一定速度,一旦倒了车子就覆水难收。木头架子的架子车独轮车一样能担起数百斤重力,酒坊那里的酒糟不过几十米行程,而架子车这里有时候竟然是闯关东的上千里遥遥
梨膏糖并不陌生,大概是我们一直见过的就是赝品伪造,而当真的在眼前时候反而不适应,所谓假作真来真亦假。老汉在一个平锅里用腻子刀推着还没有冷透的糖浆,牌子上写着祖传,正宗梨膏糖。我看见的是黄色的一公分薄厚的板状的不透明的梨膏糖,在东北,在南方,在太多地方。而莱芜老汉这里不是,等我再次转回来时候,梨膏糖已经被切块,就是和普通糖块大小的黑色的糖块。每斤24元。不记得了那种黄色梨膏糖多少钱了,一定没有这么贵。牌子上还写着几位配料,当天见效和老汉或者制造者的电话
肴肉,这是我在山东莱芜第一次看见的,上网搜来却是镇江名菜。没去过镇江,莱芜这里的肴肉我看和我们东北这边的酱肉没多少区别,颜色淡一些吧。他们牌子上写着原味不上色。博山酥锅、本色热肴肉,凉拌肴肉;正宗博山凉拌肴肉。对肉已经淡薄了,也是惧怕胆固醇。莱芜这里更引人的是煎鱼,十年老店,潘家煎鱼,煎凤尾鱼。凤尾鱼,既不是我们宠物的鱼缸的那种尾巴宽大色彩斑斓的凤尾鱼,也不是鱼罐头里那种大肚子油炸的凤尾鱼。这里的凤尾鱼比起来他们要巨大的多,我买了一条,一斤17还是19元我记不清了,我这条16元5,还是抹了零头的。不是咸鱼,有口的,不是很鲜但还是很好吃的
又开始收获笑脸了,这条无名街显然是一个被认可的官方的市场,尽管没有几个顾客,于是我的卡片机一样无法隐身,我在走进他们的镜头,尤其我这样一个外来客。东北口音尤其是哈尔滨人的标准普通话对于山东人一点都不陌生,甚至很亲切。同宗同源吧,一句招呼就换来一堆微笑。那种煎鱼和小饭店里的馄饨都能找到共同点,只是像肴肉和米线土豆粉是东北这里看不见或少见的。笑容笑脸也是不影响他的精明,16元6的煎鱼,给你抹零了,16元5。实际上,不见得真有那6毛,小贩的对你的一种安慰而已
高高的铁架子上吊着两块肉,带骨头的带着身架的肉,铁架子脚处各摆着一个羊头,带角的,羊骷髅头。大半截的,前面的牙齿部分没有了。在泰安泰山看见的不锈钢桶上摆着的狗的骷髅头在这里找到了一样,骷髅头显然是一种懒政,省的担心变质省的总要更换崭新。单看牛羊肉已经难辨是西北还是内地,牛羊肉从最初的比猪肉要便宜许多到今天比猪肉高出几倍。记得我们工厂小组去哈尔滨当时最有名的北来顺吃饭,16人花了15元,那菜肴在一张巨大的八仙桌子上摆的三四层,带着牛羊肉的毛菜,一盘就两三毛钱,都带零头的,比如一毛七两毛三
口镇咸菜装在一个个四方的塑料箱子里,而不是像六必居那样装在一个个陶瓷罐子里。价格也是天壤之别,更有别的是受众面的两重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