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哈尔滨·贝类的困惑·2013·2·27

(2013-03-29 02:31:09)
标签:

杂谈

艰难的贝类·道里·安平街·2013·2·27

不知从什么时候我们开始把贝类称为海鲜了,以此类推,那么江里的河里的湖泊里的蛤喇妞什么的就应该叫江鲜河鲜湖鲜了吧。不要以为不在海边就吃不到海鲜,其实那扇贝在哈尔滨也是十元钱三斤,和在旅顺口一个价钱。只是鲜活的档次不一样。

有一个故事说,山里有个人家去赶集,咬咬牙买了一只螃蟹。回家就把那口200印的大锅填满了水,烧汤。全村人都赶来喝汤,从半晌午喝到黑天,中间不知道加了多少回水。一致认为,这螃蟹汤就是好喝,那岂止是一个鲜字了得。后半夜了,人渐渐散去,家人刷锅擦锅台,抬起锅盖,那螃蟹溜达出来

山里人叹息,幸亏你不在锅里,不然还不得鲜死

淡水的鱼虾似乎还能吃一点,至于贝类千万别碰。海里的贝类是吃浮游生物的,江里河里没有多少浮游生物,只有腐烂的任何的尸骨,无数的下水道倾倒的肮脏都被江里的贝类接受着,以前我说过,你把那江里的贝类在清水里养一周,一周后还是从贝壳里出来黑黑的粘液。卖贝类的小贩们给贝类炒的红花绿草的看着好看,你放心,没有谁会把它放在清水里给你泡一周的

在河北沧州看见小贩们在切割大蛤喇,一刀从中间下去,蛤喇分开,左右切开肉柱部分,整块蛤喇肉就下来了。按年轮算那些蛤喇起码在七八年到十余年之间。大的接近一尺宽,小点的也有七八寸。大也好小也罢。问题是江里那蛤喇真不好吃,一点鲜味儿都没有,只有一股霉味儿

我们小时候日子过得苦难,很少见荤腥,那也不吃蛤喇肉。我常常去江里游泳,回来怕老娘揍我,就捞上几个蛤喇。那年头那玩意儿有的是。回来也不用扒出肉来,直接连蛤喇皮一起剁碎加上菜叶喂鸡了。猫从边上走过,看都不看一眼

海已经被捞空了,我们开始吃食物链最低端那部分的东西了。他们即使繁殖的很快也不会跟上我们的大嘴,于是我们就给他们加上激素,三年成熟的变作三月,三月成熟的改成三天。后来,我们只是吃了一个形状,加上无数的添加剂,农药,增大剂增肥剂。只要你要的,都能给你做到

下一个问题是,贝类吃完了我们还能吃什么


哈尔滨·贝类的困惑·2013·2·27

哈尔滨·贝类的困惑·2013·2·27

哈尔滨·贝类的困惑·2013·2·27

哈尔滨·贝类的困惑·2013·2·27

哈尔滨·贝类的困惑·2013·2·27

哈尔滨·贝类的困惑·2013·2·27

哈尔滨·贝类的困惑·2013·2·27

哈尔滨·贝类的困惑·2013·2·2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