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日报》4月12日发表邵顺文散文

标签:
教育散文邵顺文中国作家世界日报文化 |
分类: 每日一题 |
合奏之美
邵顺文
电子链接:http://blog.udn.com/FOWNLP/12374113
电子链接:http://world
《我是猫》、《驼鹿之谜》、《小银和我》、《蜜蜂的故事》……当我的脑海里闪过这些名著的时候,我仿佛看到了夏目漱石、比安基、希梅内斯、梅特林克正在与他们文本世界里的“主人公”相互凝望、悉心交谈。正是因为他们与这些动物的合奏,才有了如此迷人的伟大作品。
每一个卑微的个体,都是这个世界的一个中心,对它的亲近和了解,会让我们得到自我无法分娩的另一个世界。
会合奏的人,才是世界上真正的贤者。
帕斯卡尔说:“人是会思想的芦苇。”一个面对芦苇,满面冰霜的人,怎么可能为我们奉献这样一盘精美的精神饕餮。寥寥数字,可是,它的营养,足够喂养我们一生。
感谢他们。是他们用自己的身心,与一个一个不起眼的动物,或者一株一株不起眼的植物,合奏出了一支又一支曼妙之乐。
相握,是世界上最美的姿势;合奏,是世界上最美的声音。普里什文与俄罗斯的自然握手,合奏出了《大自然日记》;徐霞客与中国的山水握手,合奏出了蜚声世界的《徐霞客游记》;法布尔与昆虫握手,合奏出了经典名著《昆虫记》;李时珍与百草握手,合奏出了药学典籍《本草纲目》。他们为我们带来了宝贵的精神稀矿,但是,他们并没有给我们带来高贵的头颅。
其实,最珍贵的,并不在我们的头顶,恰恰相反,它们就在我们的脚下。
它们和我们拥有同一个地平线,它们和我们一样,努力地伸展着自己的臂膀。它们是草,但是却以自己的努力,装点了大地,而我们常常视而不见;它们是花,但是却以自己的开开谢谢,启迪我们珍惜每一个当下,而我们常常充耳不闻;它们是蜻蜓、蝴蝶、小鸟,但是却以自己的飞翔,告诫我们不要在低谷沉沦,而我们常常鄙夷不屑。我们总是这样自以为是,以为自己是真正的王者,殊不知,王者最过人的地方,不是善于独奏,而是善于合奏;不是善于昂首,而是善于低头。
在生命的舞台上,每一个小小的存在,都可以与我们合奏出远比我们自己的韵律更加悦耳的华章。
因着与一河蛙的合奏,我们有幸读到了莫言的《蛙》;
因着与一株葵的合奏,我们有幸品味了梵高的《向日葵》;
因着与一群马的合奏,我们有幸领略了徐悲鸿的《八骏图》;
因着与一场雪的合奏,我们有幸欣赏了柳宗元的《江雪》……
如果我们真的想在我们的身后,留下曾经呼吸过的证明,那么,我们不妨和他们一样,把自己的姿势放得低些,再低些。
低到能够感到一株草的体温,低到能够听见一块石头血液流淌的声音,低到能够看到一粒尘埃对另一粒尘埃会心的微笑,低到能够悟到一片锈缓缓占领一片铁的艰辛,它们定会欢快地接受我们的邀请,和我们合奏生命的歌谣。
风吹草低,置身这样的场景里,你是否曾和我一样,因为心痛,止不住,泪流满面?
每一天,都是一个崭新的生日。每一天,都是一个无法回避的忌日。在生存与死亡的高速轻轨上弹奏,请不要忘记,凝视同一个地平线上的,卑微而尊贵的它、它们,走近并发出我们诚挚的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