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难忘的编辑
邵顺文
在淮安“漂母杯”散文大奖赛和倪萍等领奖期间,接到一个男子的电话,他问我:“你好,请问是邵顺文先生么?”
我告诉他我是,问他什么事情。他告诉我他是《翠苑》杂志的主编冯光辉。我一听,来劲了,他的名字,我仰慕已久。他说用了我三篇文稿,在六月份刊发,但是需要我提供自己的照片配发。于是,我提着相机请宾馆的保安帮助我照了几张照片发给他。
过了几天,他来南京开会。他发信息问我,可否到他住处聊聊。我正好出差回来,于是就去他住宿的宾馆和他交流。
他的房间里,摆放着一张宽敞的办公桌,桌子上搁着一台手提电脑。见了面后,他告诉我,:“你的一篇文章里,有几个字,我们编辑部不太清楚,特意请你来看看这几个字。”然后,他在自己的工作日记上,写下了我文章中的两个字:乇,丯。他说:“这两个字是否笔误?我们编辑部三个人讨论了几个小时,觉得不明白。特意请教了一个专家,他也说不清楚。”
看到他能够信手写出我文章中的两个字,我百感交集。我看着自己写的这两个字,一时居然忘记了怎么拼读。于是,我告诉他这两个字的意思,并且用他的电脑上网以在线汉典搜索出了这两个字。他看着汉典的解释,开心地笑了,告诉我:“我做编辑三十多年,还没有见过这两个字。谢谢你教了我这两个字。”他的言语中透露出的真诚和率直让我终生难忘。
他用QQ告诉杂志的编辑这两个字的读法和意思,编辑回话说,今天又认识了两个字。冯主编回话说,不光是你认识了两个字,我也一样学习到了新的知识。看到他们如此认真负责,我非常钦佩。
冯主编为我发表的这三篇文章,是我写心的文章。这三篇文章,国内的杂志一般不会刊发。其中有一篇叫做《为自由辩护》。但是,冯主编对我说:“只要是好文章,我们都会使用的。你的文章,大气磅礴,很有力度。”他的夸奖让我感到汗颜。
我和冯主编讨论了国内作家创作的现状。我们也对江苏省作家的创作交流了自己的看法。当我请教他为什么江苏省作家没有获得茅盾文学奖的时候,他告诉我,是两个问题导致了这个结局。一是思想性,二是题材。江苏的作品,在题材方面比较小巧,而北方的作家题材比较大气,时间与空间跨度都很大。他还夸奖我,说我的作品里,透露出哲学的思想,这一点对于一个作家非常重要,这是一个作家最优秀的品质。他建议我尝试写点小说,用两条腿走路。
最近,我一直在思考自己创作的新的起点。冯主编的话给了我莫大的启发。他的话与前几天大众文学学会庞瑞垠会长的建议异曲同工。我从他们的话中,领悟到了自己未来的创作应该摸索的道路。
结识很多编辑,但是,像他这样认真、严谨的编辑,我还是第一次遇到。真诚地向他表示我的感谢,也祝愿他的创作成果越来越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