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手
(2010-06-17 21:51:18)
					
											标签:
																				
                            弹弓石子皮兜绳子橡皮筋苍穹平行宇宙邵顺文散文文化 | 
					分类: 每日一题 | 
台湾《台中日报》发表邵顺文散文《黄蝴蝶》
 
射手
邵顺文
 
他站在月牙湖边上,像一个影子,对着湖上的拱桥,一遍又一遍弹射着自己手里的弹弓。每次弹射,都有一个石子朝着桥下的一个塑料瓶飞去。石子有时能够准确地击中塑料瓶,有时候会落在塑料瓶边大约十几厘米的地方,在水面上留下一圈涟漪。
人们在他的身边路过,有人停了下来,好奇地看着他重复同样的动作。他所在的位置距离塑料瓶大概三十米远。三十米以外,能够这样精确地把石子弹射到塑料瓶边或者打在塑料瓶上,着实令人称奇。用这样的命中率,在湖畔击打湖心的水鸟,想必也会有相当了得的收获。
青年并不在意别人的好奇,也不对别人的指指点点发表自己的看法。他只是一个劲地用弹弓去打那只绿色的塑料瓶。每打完一颗石子,他就从自己身上挎着的皮包里,掏出另外一颗,上膛,拉弓,弹射,如此反复。上一颗石子发出,到下一颗石子发出,前后大概二十秒钟时间。他的包是黑色的,包里究竟装了多少石子,我不得而知,但是,我估计,那一包石子,应该够他站在那里用上一天,没有问题。
我乘他换石子的时候,仔细地看了看他的弹弓。那是一把崭新的弹弓。弹弓的“Y”形发射架是用不锈钢做出来的,样子非常精美。弹弓发射用的橡皮,由一根一根橡皮筋串联在一起。他的弹弓制作得极其结实,那样子,至少用了上百根橡皮筋。存放石子的,是一块皮兜。皮兜在橡皮筋的正中央,是整个弹弓的中心所在。
他抓出石子以后,又开始发射。我站在他的身边,想问他问题,但是又不好意思。他似乎感觉到我的用意。于是放慢了发射的速度,一边发射,一边对我说:“你可能奇怪我为什么要这样认真地做同样一个动作,是吧?”
我点了点头。
他说:“我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提高自己的悟性。在别人看来,我几乎不务正业,可是没有人知道,我所做的,只是为了提升自己的定力,提高自己的悟性。我在打弹弓的时候,心里想的是我要打击的目标,除了它,我什么都不考虑。如此下来,我就做到精神集中,注意力凝聚,以这样的态度去做任何一件事,又哪里会不成功呢?”
我又点了点头。他说完以后,从自己的口袋里,又掏出一颗石子。这时候,他对我讲:“你看我怎样去击打这塑料瓶。”我看到他缓缓转过身,身体与塑料瓶所在的位置大约在一条直线上。我说:“你这样恐怕看不到塑料瓶吧?”他点了点头,接着却又缓缓地闭上自己的眼睛,然后,“嗖”的一声,把弹弓上的石子发射出去。
那石子不偏不倚地打中了那个塑料瓶。塑料瓶在原地打了个转转,复又恢复了原来的姿势。
围观的人们止不住鼓起掌来。
我问他:“你练习打弹弓究竟多长时间了?”
他说:“你估计呢?”
我说:“按照你这样的命中率,应该有十几年了吧?”
他摇了摇头,然后告诉我:“不,我只锻炼了二年。这二年里,我只要站到脚下的位置,我的心里就只有自己要打中的目标,其他任何东西都不能妨碍我的锻炼。我每天在固定的时间过来锻炼,锻炼所用的时间的长度也是固定的。无论刮风下雨还是下雪,我从来没有间断过。很多人觉得我神奇,其实我只是比别人专心、用心而已。”
我不禁点头叫好。
离开他的时候,我问他:“你为什么要打那个塑料瓶呢?难道你没有想过要打其他的东西么?”
他笑了笑,说:“你仔细看一下那个塑料瓶,与一般的塑料瓶有什么不同。”
我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发现那个塑料瓶是被一根细细的绳子系在桥下一根树桩上的,怪不得无论他怎样击打,塑料瓶都不会跑远。
他告诉我:“最初的时候,我没有把塑料瓶系在树桩上,而是一个菜篮子,当我能够百分之百打中它的时候,我把塑料瓶换成了一个水瓶壳,水瓶壳打了两个多月以后,我才又换成了现在的塑料瓶。”
“那么你最后的目标是什么呢?”我问他。
他说:“你看到系在塑料瓶上那根细细的绳子么?”
我说:“看到了。”
他说:“明年今天,如果你再来,你会发现我可以随手打中那根细绳子。”
原来,他的目标还不是那绳子上系着的任何东西,而是那根细得几乎看不清楚的绳子!听了他的话,我感到有一股凉气正从我的脚底冉冉升起。这凉气让我全身像被秋天的雨浇灌过一样清爽纯净,而我似乎换了一个人。
这个射手,是我在现实世界里看到的一个奇特的人。他的年龄,似乎与我相差不大,但是,他对事物的执着,以及他对事物本质精辟的见地,是我万万没有料想到的。看他击打弹弓,我明白了,其实每一个人都可以在自己人生的一亩二分菜园子里创造一个精彩纷呈的世界。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