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空杯留香的总监
空杯留香的总监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152
  • 关注人气:36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回归产品力时代,好酒怎么调出来?

(2014-03-05 11:16:59)
标签:

白酒

口感

破坏性试验

消费者测试

手机博客

杂谈

回复关于白酒口感的适应性问题。 1、所谓曲味儿明显是清香型白酒的一个固有风格,汾酒、二锅头都有,只是汾酒不太明显。是否曲味儿重了消费者就无法接受,很难下定论,需要做消费者测试。
2、传统工艺需要变革,必须要导入“去香型化”的思维,即无论传统工艺上如何要求、如何品评、如何坚持流程、如何加香加料,现在必须以消费者的口感需求趋势为本,变革勾调方式。 无论专家怎么品评,怎么下结论(四句消费者看不懂的话),只要消费者不接受,或喝了一次就不想再喝,就不是好酒。
3、技术人员必须走入消费者,在不同的重点销售区域,组织进行大规模、多轮次的盲品盲测,从众多测试的酒样中,找出消费者自行排序平均最靠前、最满意的酒样。这才是基础环节。
4、同时在销售系统内部对新品小样必须要做破坏性试验,即让销售人员放开喝。怎么放开?就按照招待客户、陪客户喝好的场面,本着把自己或客户喝倒的心态喝酒。关键目的是看喝多以后包括第二天头疼不疼,口干不干,胃难受不难受。可以提前确定一个大致指标,如平时半斤酒量的人,要七两或八两不醉,才算过关。
5、要知道,小杯慢品和大口喝酒是完全不同的感觉。因此破坏性试验必须做。 通过内部试验,看酒样是否需要调整,是否推倒重来。因此可以每次调出6-8个小样,销售公司内部分组,分别测试。
6、牛栏山、古井年份原浆作为近年来成功的单品,据我所知都做过大规模破坏性试验,古井更是据说高达近百轮次。
这就是产品力中最基础的口感适应性,也是一瓶好酒的基本要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