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涨价: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对前一篇的补充
(2010-12-10 00:36:08)
标签:
白酒涨价原材料茅台消费升级面子供需弹性财经 |
这是就前一篇文章补充和修改后为行业媒体提供的稿子。
对于白酒涨价,来自行业内的以及媒体方面的声音很多,企业一般的通用解释是粮食、包装材料、原辅料、人力成本等方面的一路上升。作为一个在行业工作15年的营销人,究竟如何看待涨价背后的原因呢?
事实上,我们发现,白酒涨价的原因,一是原材料如纸张、粮食、人力成本等的不断上升;二是消费结构升级带来的各价格带主流价位的持续上移。
我们都知道白酒生产工艺对产品尤其中高端产品带来的成本压力究竟有多大,而且随着宏观经济的持续发展,无论是投资拉动,还是成本推动,还是经济结构调整,其最终的一个表现结果就是,从最上游的初级资源产品到相关的下游产品,市场价格的持续上升是必然规律。这也是经典经济学理论中告诉我们的通货膨胀的三种类型。
既然经济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就是不断的涨价,从成本推动角度看,白酒涨价就是经济大势在白酒产业的必然表现。
投资、消费和出口——GDP的三驾马车,抛开出口,大规模的固定资产投资是推动成本上涨的一个原因,这是从生产领域推理的结论。那么从消费角度看又有什么不同?
沿着这一思路越分析越有意思,我发现一个很吃惊的结论:消费者喝酒的价位越来越高是企业不断涨价的核心原因!!!
也就是说,因为消费者个人或者组织法人的收入越来越高,所以从身份、地位、圈层的匹配要素看,需要消费价格越来越高的酒,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白酒的涨价——或者借新产品顺势涨价!说到底,白酒企业的涨价行为,只是迎合了消费者对白酒消费的一个潜在的本质需求而已。
同时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原因,就是茅台价格成了市场的风向标,茅台的不断涨价也在不断拉高消费者的心理认知。从定位理论来讲,是茅台价格的上涨不断刺激着消费者心智的改变,让大家对在不同场合消费什么价位的白酒有了自然而然的心理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