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统一思想,加速整合

(2008-03-18 20:57:02)
标签:

人事变动

渠道整合

区域策略

统一思想

财经

    3月16日凌晨2:00

    回到总部一周了,新片区人员的上岗、省会直营公司两个副经理的上任、直营公司今年市场规划的策略的讲解与培训、人力资源部和商超部两个全新部门最近的工作计划等事务,当然还有这几个新部门的职能与其他部门之间的工作关系,一直让我们忙乎到现在。

    几天来屡次想提笔写写东西的,但又都放下了,感觉还是手头的事务忙完再写吧,就这样拖到今天。而且这会儿在家又上不成网了。

    基于董事长对我新的安排要求,所以经和其他领导商定,我这个月的工作报告就以省会和X市两个分支机构为主,所以在最近和直营公司接触了不少。这也是近一年来我第一次深入了解直营公司的运营状况。

 

    去年的遗留问题还是有的,首先是业务人员的薪酬问题,原来批准过的执行标准,由于一直按照试用期待遇降低执行,半年多了也没有恢复过来,导致部分人员不满。

    其次,渠道结构问题。半年多来餐饮渠道进展情况良好,在酒店系统和红花郎、洋河蓝色经典构成了胶着态势,但名烟名酒、团购、流通和商超渠道一直没有取得有效进展。商超渠道布点太少,仅仅进入了两个系统,还没有提供其他支持,动销情况一般;团购渠道基本没有进展;整个渠道结构处于严重的失衡状态。也由此导致这些渠道销售人员收入较低,情绪不太稳定。

    再次,渠道结构的失衡,为下一步的招商工作带来了不小的障碍。要想顺利把直营公司运作的产品交给经销商代理,必须在分销渠道有广泛的铺货率和一定的动销表现。而现在的市场表现还不足以让意向客户动心。而根据公司的战略安排,为了顺利导入公司的核心战略产品,必须在上半年完成原有产品的招商,这是整个省会市场上半年的首要工作。

    最后,县区市场基本没有进展。由于直营公司去年基本把精力放在了市区,放在了餐饮渠道的启动上,市区的原有经销商管理和客情维护、县区招商和市场拓展都没有给予更多关注,导致县区业务进展缓慢,市区的老经销商意见也很大。

    这些存在的问题都对今年省会市场任务的实现构成了明显的阻力,要想加快进度,就必须在上半年完成市区招商、渠道整合和县区渠道的调整理顺。否则还是一纸空谈。

 

    事关人事变动和战略方向调整,首先需要统一直营公司各级主管的思想。所以在召开直营公司全体会议,宣布两个新任副经理的分管工作后,前几天又与咨询公司一道,为直营公司各主管做了市场规划和运营策略的讲解,让大家明白省会市场的战略强攻怎么做、做什么、为什么这样做。我还着重就统一认识、顾全大局特别做了重点说明,再次老生常谈的强调必须要无条件的坚持“个人利益服从组织利益、部门利益服从公司利益、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的大原则,所有主管以上人员都必须无条件的服从公司的战略安排,自觉的将思想统一到公司的整体策略上来,树立大局观念,这是做好省会市场强攻战的首要前提。作为省会市场的重要战略地位,公司的每一项市场决策都是经过慎重考虑的,统一思想必不可少,坚决不能象原来一样让直营公司游离于公司战略之外、步调不一了。

    由于要加大分销渠道铺货率,与咨询公司一道做了名烟名酒渠道的铺货方案,以及针对中低产品较大力度的消费者促销计划。从促销力度来说应该可以吸引渠道商的注意力,在淡季之初尽快挤占分销渠道资金,并通过消费者拉动让分销渠道能够翻单要货,从而加速动销氛围的形成,为招商打好基础。

    同时,针对商超渠道的不足,几天来和其他领导反复商量,确定了个别系统直供、其他系统代理进场的策略,并让商超部近期在接收原商超业务的同时,做好其他系统的接触和初步谈判,形成书面报告,待我们从成都糖酒会回来后定夺。

    战略强攻,对省会市场这一新的规划,现在已基本准备完毕——除了品牌形象的调整——不过也快了。

 

    成都糖酒会已经临近,我们打前站的人员把展厅、住处都也安排好了,但是我们几个什么时候出发一直没有确定,直到昨晚才敲定16号做火车走。

    今天一天都在委托一个经销商订票,直到晚上才拿到,明天早上——应该是今天了——8:50的火车。

    后天——应该是明天,就到成都这个我最喜欢的城市了。两年没有去,不知道变化如何,期待着。

    又想起了成都市政府做的广告:成都,一个你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嗯,很正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