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我记录财富人生产经/公司权威领导领袖优秀卓越忠诚 |
在前几年讲课时我就曾谈过一个观点:领导者的权威是由两部分组成的,即职务权威和个人权威。职务权威是职位及其权力赋予你的自然权威,无论是谁只要在特定的位置,就有这样的职务权威。但个人权威则是由个人的文化素养、专业学识、待人处事、职业品德、社会责任等构成的个人魅力所形成的,是一个组织的精神领袖。
一个优秀的领导者能够做到职务权威和个人权威的有机结合,但是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更多的我们能够看到和听到的则是领导者的职务权威,这就是领导者之间的差异所在,应该说也是领袖和领导的差异。
一字之差,千里之遥。
刚才在《赢在中国》里无意中看到马云的点评片断,其中有一句话与我的观点很接近:只有下放权力,才能赢得威信。我想这正是把“权威”二字从字面拆开的真实含义。
权,下放权力,授权有度,用权有道,集权有序;
威,能以授权,贵以授勋,权清心齐,有为有威。
两个字、两句话的高度结合,先有序、有道、有度,才能有为、有威,才能造就真正的权威。
如果展开来说,懂得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懂得收放自如,游刃有余;懂得胸怀天下,掌控全局;懂得知人善任,独木无林;这就是我所认为的一个卓越领导者的标准。
中国人是最善于在“权”上下功夫动脑筋的人,也是最容易因“权”而或成王或成寇的人,但在“威”上动的脑筋远远不够。几千年传承下来根深蒂固,为什么很多企业家都爱学习胡雪岩和曾国藩?根子里还是人治文化、面子文化在作怪。从胡雪岩和曾国藩那里学到的只是强调把对事业的忠诚转化为对个人的依附和忠诚,只是把制度和规则放在一边而把人情和关系放在首位。
由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总有一些企业家容易出事儿了,表面看是通过企业家精神的成功和对特定时期市场机会的把握,在企业内部塑造了一言九鼎的绝对地位,但本质上仍然是在传统文化的劣根性下强调个人崇拜,让下属和员工把对其个人的崇拜、盲从、依附和忠诚等同于对其事业的忠诚,无视制度和规则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将忠诚的顺序本末倒置。最终的结果呢?往往是在机会型的成功后自高自大,绝对自信,而忽略了对市场规律的把握,在企业出现发展瓶颈、陷入停滞状态时开始引发混乱,团队解散,从而引火烧身,身败名裂,功不抵过。
机会型的成功只能说是一个优秀的领导者,而从优秀到卓越,再到领袖,还有更多更长的路要走,还有对自己过去的否定之否定,还有对规律的把握,还有对职务权威和个人权威的有机结合。否则,就连这种“优秀”也很难持久。
所以,从优秀到卓越,从领导到领袖,就从最基本的权威开始转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