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让我把你看清楚

(2007-02-23 11:45:18)

     (这是我在05年写的一篇文章,现在修改后拿出来)   

    我们的管理经过了这么多年,无论从实践上还是理论上接受了太多的外来管理理念的熏陶和洗礼,其中也涌现了一批管理规范的优秀企业,这些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其他众多企业的模仿和跟进。

    但是细细观察,我们不免发现当前中国大多数企业的管理仍然处于一种简单模仿状态。虽然我们承认中国企业市场化进程的时间太短,以致于不像我们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那样让人引以为傲,从而必须接受西方的现代管理理论。可不知是中国人太聪明还是太懒散,把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简单套用,对于西方管理理论无论是否适应本企业的现状,只是一味的囫囵吞枣,拿来就用,当发现问题的时候,已经晚了。

?/P>

    于是,理论界又提出了“管理的革命”,提出了所谓的“企业再造”,把原本简单的事情搞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让众多大大小小的老板们无所适从,找不着北。

    于是,就又出现了所谓华人管理大师之称的曾仕强,从05年至今,“中国式管理”大行其道,风靡一时,让无数的老板们为之叹服,为之唏嘘,为之感慨,为之顶礼膜拜。

    事实是这样的吗?

    中国企业真的在管理上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了吗?

 

    要想搞清这个问题,其实只需要问问自己就行了。

    我们现有的管理模式适应企业的发展要求吗?符合大多数员工的心理界限吗?过去有用的招数现在还能继续有效吗?或者说,原有的管理模式在股东、员工、社会之间达到了一种平衡吗?

    如果是,OK,我们需要劳师动众、煞费苦心、劳民伤财的所谓革命与创新吗?只要继续执行就是了。

    如果不是,找个企业大夫把把脉,再考虑平稳过渡也不迟。

 

    其实,这么多年来,我们在管理的旋涡中转来转去,晕头转向的被很多东西搞混了。搞得越来越把简单的东西复杂化,从一到二,二到四,四到八,八到无穷,纷繁复杂,盘根错节,到了最后,往往我们自己也转不出来了。

?/P>

    有两个观点我是赞同的:

    一是曾仕强大师提出的“管理哲学与科学论”。他认为管理分为科学与哲学两部分,科学就是基本的规律和基本的制度,没有人可以违反,也没有国界;而哲学是有东方和西方之分的,中国古典哲学的博大精深与西方哲学有着本质的区别,足以支撑任何企业的发展。

    二是营销专家路长全提出的“骆驼与兔子论”。二十年来国内流行的一切管理之道和公司方法的西方舶来书籍如《追求卓越》《执行力》《基业常青》《管理的革命》《转型》等等对中国企业都没有用。因为他们讲述的管理模式也好,公司方法也罢,全都是500强企业的经验总结。他们好比是骆驼,三天不吃不喝也不会死;而中国大多数企业都是兔子,必须在奔跑中进食,别说三天,一天不吃就会饿死,一天不跑就会被抓到。虽然这些成功的模式和方法是很有用,但它是用来管理骆驼的,对兔子没有任何作用和借鉴意义。

    如果你认同了这个观点,你还会认为盲目的拿来主义是正确的吗?

 

    其实,管理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是一个简单的道理。只不过我们人为的把它复杂化了。

    管理就是轧跷跷板——两头平衡。

    一头是客户与社会,一头是员工与管理层。作为老板,既不要偏重内部,也不要倾向外部,老板的作用就是把握跷跷板的适度平衡。外部下沉则员工造反上天,内部下沉则客户纷飞而去。

    管理就是弹钢琴——既讲原则,又讲灵活。

    十指长短不一,力量不等,弹出的音符轻重不一,长短不等。但这才能完成一支曲子。过于强调整体划一,还叫优美动听吗?

    管理就是独孤九剑——简单就好。

    令狐冲学会以后几乎无敌天下,遇强则强。任你千变万化,眼花缭乱,我自心闲气定,胸有成竹。单单几招就能发现所有武功招式的弱点和漏洞,从而一招致敌。

    管理就是当厨师——活法不同。

    菜要好吃是基本的要求,而只有真正的大厨才能做到色、香、味、意、形、养面面俱到。但是普通厨师和大厨都能在社会上存活,无非是小饭店和大酒店的区别而已。同时还要学会摆台,就像满汉全席,那么多道菜,一张桌子肯定摆不下。那么你是摆在一个超大的桌子上让人转圈还要拿着很长的筷子吃,还是摆在不同的桌子上,让人自由穿梭着吃?这是厨师水平的问题。

    管理就是骑自行车——找出关键点。

    自行车有几个关键点?前后轮子,车把,链条,前后支架。前轮是员工,后轮是资金,车把是方向,支架是制度,链条是企业文化。只要有了这几个,无论车是新是旧,都能骑上走。链条坏了无非是骑不动,但还可以推着走。

    管理就是爬梯子——掌握规则的力量。

    梯子有外框也有格子。外框就是法律与道德,格子就是企业的制度与规则。怎么爬?让人一步一步来。违反法律与道德,就会踏歪,从框外掉下去;违反企业制度,就会踏空,从格子中掉下去。你把梯子搭好就行了。

 

    我在前几年曾经针对营销策划说过“手中无招,胸中有招”,对于管理不也如此吗?这是一种最高的境界。

    这就是管理,管得住,理得清,适用的就是最好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