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 GM营业与生产不平衡之简要
一:
1.
2.
从营业销售FOB来看,工厂现有生产能力在达到6,000万FOB的基础上如果相关订单给不到订单则出现订单不够的局面,由此营业与生产处于一种不平衡的状态,其生产矛盾就会显露无遗,而如果以此满足工厂生产订单需求去承接低档品牌,其利润不足以消化庞大的GM营运成本.
3.
4.
|
FOB贡献 |
区域 |
工厂营运成本 |
比值 |
SMQ人员配套 |
比值 |
|
2500万 |
DGGM |
450万 |
18% |
Levi’s 32+Gio 3+ Japan 3= 40人 |
62万/人 |
|
800-1000万 |
WSF |
270万 |
约30% |
SMQ 14 (shirt)+ 8(suit)=22人 |
45万/人 |
|
1600万 |
SZGM |
216万 |
14% |
Gio 18+Liling 3 =21人 |
76万/人 |
|
150万 |
YTGM |
110万 |
73% |
6+4=10人 |
15万/人 |
二: 生存模式:
& 第1种生存模式
|
营业 |
|
生产工厂 |
|
头小脚大型 |
此种生存模式是以“生产工厂”为导向之模式,代表工厂为深圳四海制衣厂,深圳千禧制衣厂,辽宁镁都制衣厂等.他们将生产效率及成本优势发挥到极致;由此在价格方面作为他们的核心竞争力.依地区可以加工价美物廉的产品.
& 第2种生存模式
|
生产工厂 |
|
营业 |
|
头大脚小型 |
此种生存模式是以“营业”为导向之模式,代表公司为诸多的贸易公司,洋行等等. 此类公司其生存压力较小,投入成本也较小;但从服装生产趋势来看,其道路会变得越来越窄.
& 第3种生存模式
|
营业 |
|
生产工厂 |
|
头大脚大型 |
三: GM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在回答这个之前,先要回答什么是核心竞争力,我个人认为核心竞争力需要具备三个要素:
第一个要素是要有价值性,这个竞争力是否具有价值?值不值我们这样去做.
第二个要素是这个核心竞争力是不可复制的,不可COPY的,拥有其独特性;其竞争对手是无法模仿的,或者说他要模仿要花费相当大的代价.
第三个要素是这个核心竞争力是处于不断更新的过程,是不断进步的过程而不是一成不变的,从而让企业形成一个良形循环的过程.
从以上情况来看,GM都不完全具备这些条件,只是在某一方面满足;但与其它竞争对手甩开竞争距离,必须进一步筑起自己的“围墙”,让别的竞争对手进不来.而且让这围墙堆得越高越好,这样自己越有竞争力.
逐一筛选GM之竞争力,我司其设计与质量尚可暂列入其中;
原因如下:
1.
2.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