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寻访阅江楼(下

(2008-05-29 17:31:32)
标签:

杂谈

寻访阅江楼(下)

阅江楼坐落在狮子山顶。狮子山据说是朱元璋因其山形似狻猊得名,山上长有茂盛的草木,均弯曲如狮子毛,远望似一头雄狮卧伏于葱绿的草地上。古代的狮子山为扼守南京的天然屏障,仪凤门就在山脚之下,居高临下地势险要,朱元璋曾在此大败陈友谅于山下。狮子山虽高不过百米,但平地而起扼江锁云,自古便使军事要地。寻访阅江楼(下

 

出天妃宫往东便可看见仪凤门。仪凤门城楼保持完好,一个大的城门洞是机动车通道,两面各有一个小的门洞是非机动车和行人通道。过了仪凤门刻有“阅江揽胜”的石牌坊就伫立在眼前,牌坊后便是阅江楼的南门。

寻访阅江楼(下

从南门开始一路便是拾级而上,因为阅江楼是建在狮子山的顶上。在第一个转弯的平台上观赏仪凤门最好,从观察我感觉仪凤门是近年重建,不是明清时期的建筑。再往上正对台阶的是一照壁,上面书有“狮岭雄观”四个隶属大字。顺石阶继续攀行,一个写有“江南第一楼”的石牌坊出现在眼前,过石牌坊是一个山楼,山楼上的匾额写有“政通人和”。登上山楼发现在山顶不大的一块平地上,分布着大小三个建筑。一个山楼,一个小亭,主要的就是阅江楼。在山顶转一圈,但见城墙三面重围,护城河屈曲环绕,一派“水包城,城包山、山拱楼”的宏伟气势。

寻访阅江楼(下

走进阅江楼,首先看到大厅中央是一把“朱元璋龙椅”。虽为仿制,但红木昂贵制作精美,椅背上有九条龙盘沿曲折,神态各异,形象生动,宛如真龙,令人叹服。龙椅背后的金色中堂镂刻着朱元璋亲自撰写的《阅江楼记》,全文1199字,显示出武功皇帝也具文采的一面。大厅的立柱上转悠一幅对联,上联:统万马麾千军功成百战人言信,下联:一九宁四海国瑞双悬日月明。显示了朱元璋以信义统帅千军万马,建立大明王朝的丰功伟绩。一楼左侧是明代十七个皇帝的画像和他们各自政绩的文字记述。

寻访阅江楼(下

二楼围栏一边是一块“治隆唐宋”的匾额,是康熙皇帝南下在南京耳闻目睹盛况后,对前朝皇帝朱元璋和朱棣的赞誉;另一边是一块“得水载舟”的匾额,是明代皇帝以“水能载舟,已能覆舟”为铭的体会和告戒。二楼的左侧沿墙是卖旅游品的柜台,其中一个卖字画得很特别。与之交流方知他姓石,名冰,艺名释XX,是当今少林寺住持释永信的还俗弟子。他的字很特别,把字与画结合了起来,具有一定的技术价值。他还曾经去过西安,与贾平凹照有合影照片。我觉得他脸角轮廓分明,又是一个长长的头发,很像西藏人。他说他是地道的南京人。

三层最主要的是宝船模型。之所以在阅江楼上展示宝船,是因为在明代下关整个就是一个大型造船厂。永乐年间,朱棣为扩大与海外的友好往来,先后七次派郑和下西洋,而为了下西洋就在现在的河西建有龙江船厂。除了宝船模型外,三楼还展示了我国现代驱逐舰的模型,整个大厅宛如一个舰船展览厅。

四楼大厅正面是一幅绣有中国四大名楼的绣屏。从绣屏可以看出,阅江楼与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被人们并称为江南四大名楼。唐代诗人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的律诗使黄鹤楼名声大震,宋代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是岳阳楼名扬四海,而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名句是滕王阁享誉人间。而阅江楼的妙处则在于“记”已经有了600多年,之后才有了真正的“楼”,或许这才是阅江楼的独特之处。寻访阅江楼(下

登临楼顶,放眼远眺,不仅银光粼粼的长江一览无余,就连长江大桥也是尽收眼底。当年朱元璋就是在这平地而起的狮子山上大败劲敌陈友谅,才有了亲自撰写《阅江楼记》的豪情,才有了要修建阅江楼的愿望。虽然朱元璋最终未能建成阅江楼,其原因我们不得而知。但在600年后太平盛世的今天,朱元璋当年的无法了却心愿被我们今天人们完成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