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盐、铵盐的分解

标签:
高中化学学习方法 |
分类: 高考复习 |
不易夺取,就不易生成,反应物不易分解!
碳酸盐分解反应的通式为MCO3=MO+CO2
实验证明:碳酸盐的热分解是由于阳离子夺取碳酸根中的氧离子,使碳酸根离子分解为CO2分子的结果。当金属离子所带电荷相同时,其阳离子半径越大,难夺取碳酸根中氧离子,碳酸盐分解所需的温度越高,越难分解。
生成金属氧化物的晶格能越大,金属氧化物越稳定,生成金属氧化物越容易,则碳酸盐分解越容易
热分解反应的实质是:生成能量更低、更稳定的产物
例题1:
|
|
|
|
|
|
|
|
|
|
|
|
|
|
|
A.离子晶体中阳离子的半径越大,越易分解
B.离子晶体中阳离子的半径越小,越易分解
C.离子晶体中阳离子的半径越大,结合碳酸根中的氧离子越容易
D.离子晶体中阳离子的半径越小,结合碳酸根中的氧离子越容易
2、铵盐的热稳定性
铵盐分解反应的通式为NH4X=NH3+HX,铵盐分解的实质是铵离子给出质子(即H+)的过程。一般来讲对应的酸根离子结合质子的能力越强,则对应的铵盐越容易分解,例如卤化铵的热稳定性NH4F<NH4Cl<NH4Br<NH4I,由铵盐分解的实质可知,以上四种铵盐分解后分别生成HF、HCl、HBr、HI,而该四种卤化氢的稳定性从HF到HI越来越不稳定,F,Cl,Br,I从易结合质子到
注:铵盐的分解产物中不一定有氨气,如硝酸铵的分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