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州石砚.抄手小玩砚

标签:
溪韵阁得砚记吉州石砚吉石砚紫金石砚 |
分类: 溪韵阁得砚记 |
吉州石砚.抄手小玩砚
寻访吉州石砚颇久,多为残足,少有满意者。2016年夏,西安砚友小李子示吉州紫石小玩砚于微信群,见品相基本完好,即入之。砚为抄手,长9.8厘米,宽6.5厘米,厚2.3厘米。砚虽小,缘有磕,却墙足无损。器形规整,线条饱满,前低后高,前窄后宽,敦厚可爱。色紫质燥 , 皮壳老熟,断为宋砚。
吉州石砚产于江西省吉安市安福县。以吉州石制砚吉石始于何年代,今已无据可考。但宋时已名闻天下,文献多有记载。宋唐询《砚录》:“凡自红丝已下,可为砚者共十五品,而石之品十有一:……吉州永福县石十。”
宋李之彦《砚谱》:“吉州**縣紫石亦類西坑。”宋杜绾《云林石谱》:“吉州石
吉州安福县之东二三里,有秀岭,石产土中,不相连缀,其质巉岩清润,扣之有声。间有两三面,或混然窒塞,高数尺,无小巧者。又有白马庙,去县之东二十余里,土中亦出石,石质稍青,或色稍白,四面嵌空险怪。又有佛僧潭,在县之西十四五里,产潭上土中,亦清润嵌空,穿眼宛转,扣之或有声。又有一种如大山四面崷崪势,亦间有小巧者。或云潭远处,则皆枯燥无声,色亦灰白。又县西六十里庆云乡,地名久石岩。山极高峻,中有一岩深邃,可容千余人。岩之侧,土中出石,或大或小,嵌空巉岩,四面峙石,少有穿眼,多类物像,宛然天成。凡此四种,若白马庙石,加之清润,有全美矣。”又:“吉州石
吉州数十里,土中产石,色微紫,扣之有声,可作砚,甚发墨,但肤理颇矿燥,较之永嘉华严石,为砚差胜。土人亦多镌琢为方斛诸器。”
前者所记奇石,后者为砚石。明高濂《遵生八笺》:“……吉州紫石硯……用不發墨。”民国赵汝珍《古玩指南》:“紫金石砚出吉州。”而有资料称唐询的《砚录》:“砚色近紫,粗理不润。”米芾的《砚史》:“永福县紫石状类端溪西坑,发墨过之。”笔者未能找到出处。
现在能见到的吉州石砚,呈明显的宋砚风格,说明吉石砚的历史至少应在宋前。历史遗存多见抄手砚,相对形制不大。从古人的描述中,可见吉石砚石质虽稍显粗燥,对下发墨效果贬褒不一。不知是否由于吉州石砚“为砚差胜”或其他什么原因,在宋之后逐渐消声灭迹。目前,当地也无人知晓吉州石砚矿坑位置,也未见有新出。
13.05.01.01
吉州石砚.抄手小玩砚.溪韵阁藏
前一篇:解读宋米芾《砚史》所列砚台品种
后一篇:东阳涵碧石是景非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