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解读宋米芾《砚史》所列砚台品种

(2021-10-09 15:03:31)
标签:

溪韵阁砚考录

品种砚

砚史

米芾

分类: 溪韵阁砚考录
解读宋米芾《砚史》所列砚台品种

一卷米芾《砚史》不足4000字,研学以来,已读过无数遍。近重新解读,竟费时一周。总纂官纪昀《提要》称“中纪诸砚,自玉砚至蔡州白砚,凡二十六种。”其实不尽然,大略有三十种。试列砚种以下,求教方家:
1、玉砚。
玉砚 玉出光为砚,着墨不渗,甚发墨,有光,其云磨墨处不出光者,非也。余自制成苍玉砚。
2、黄石砚。
唐州方城县葛仙公岩石 石理:向日视之,如玉莹,如鉴光,而着墨如澄泥不滑。稍(第二页)磨之,墨已下而不热生泡,生泡者,胶也。古墨无泡,胶力尽也。若石滑磨久,墨下迟,则两刚生热,故胶生泡也。此石既不热,良久墨发生光,如漆如油,有艶不渗也。岁久不乏,常如新成,有君子一德之操。色紫可爱,声平而有韵。亦有澹青白色,如月如星而无晕。此石近出,始见十余枚矣。
3、华严石砚。
温州华严尼寺岩石 石理:向日视之,如方城石,磨墨不热,无泡,发墨生光,如漆如油,有艶不渗,色赤而多有白沙点,为砚,则避磨墨处。比方城差慢,难崭而易磨。亦有白点,点处有玉性,扣之声平无韵。校理:石扬休所购王羲之砚者,乃此石;今人所收古砚,间有此石,形合晋画,约见四五枚矣。
4、端砚。
端州岩石 岩有四:下岩、上岩、半边岩、后砾岩。余尝至端,故得其说详。下岩第一,穿洞深入,不论四时,皆为水浸。治平中,贡砚,取水月馀,方及石。石细,扣之清越,鸲鹆眼,圆碧晕多,明莹。石嫰甚者,如泥无声,不着墨;清越者,温润着墨快,不热无泡,然良久微渗,若油发艳,亦有不乏者。然方城温岩十磨,此石三十磨方相及。下岩既深,工人所费多,砚直不补,故力无能取,近年无复有。闻有仁庙已前,赐史院官砚多是。其后来岁贡,惟上岩石。上岩在山上石,石性干,紫色深、理粗、性硬,眼黄,差不圆,而青色淡。其岩深处,间有润者,而眼终不如下岩也。有着墨者、拒墨者。其着墨者,初用半月前甚快,盖细砂石所发出理也;半月后则退,生光挞墨,又须以柔石发之,已而复然。拒墨者,虽新成便拒墨,此等石,扣之声皆坚响而老。半边岩者,在山半,石理同上岩,色多青紫、近墨,多瑕而眼长如卵。有瞎眼者,中是白点;死眼者,黒点而晕细;翳眼者,或青或黒,横乱其眼,又多青不成眼,圆点横长青间道如松木纹。其极粗者费笔,而稍细者多乏。后砾石,土人刻为盆、印合、压纸、儿戏之物,多夹砂无眼,少瑕,间有极细软者,发墨不乏,扣之无声。土人不贵,而用实有在半边、上岩之上者,不可常得。又徧询石工,云子石未尝有,其在岩中,实于大石版上凿,岂有中包一子者。余尝谓,若溪流中多有卵石,容差褊可崭面磨墨,所谓石子,世因讹为子石,至有斵样相似而为之者,于理必不于大石中心复生卵子也。世之好竒者,又以歙州罗纹石作子石,砚文本直,两头取锐则纹脱短,至左右颊,自然成漩纹,便谓之是真子石,可笑!緑石带黄色,亦为砚,多以为器,材甚美,而得墨快,少光彩。已上砚,平生约见五七百枚,十千已上无估。
5、歙砚。
歙砚婺源石 歙州有砚图,石峒最多种。而赤紫石多瑕,土人以线脉隔为三种病,今人以细罗纹无星为上。少时见一砚于士人赵光弻家,其样上狭四寸许,下濶六寸许,如二十幅纸厚,色緑如公裳,而点如紫金,斑斑匀布,无罗纹,点中无窍,自后不复睹如此等者。又士人周昌谔处,见一小圆砚,青罗纹,一星紫金如鹅眼钱。此二砚最竒,大抵发墨不乏,独以色如常之石,而以奇怪为品髙。亦有赤紫色石,无文理,少瑕,光泽如枣木,土人以为香炉之类,亦斵为砚,与墨斗而不相入,经日便滑,不可研矣。又尝一士人家,见一金丝罗纹砚,其纹半金半黒,光彩与常异。此外粗罗纹、刷丝罗纹为次第。约见千余枚矣,但以色与瓦砖等,品故不能髙。今但曾官歙者,必收百余枚。土人以为生,终日成一砚,少有病,不直数十金;幸完仍好,直五七千已上无估。
6、通逺军漞石砚。7、洮砚。
通逺军漞石砚  石理:涩可砺刃,緑色如朝衣,深者亦可爱,又则水波纹,间有黒小点,土人谓之湔墨点。有紧甚竒妙而硬者,与墨鬭而慢甚者,渗墨无光。其中者甚佳,在洮河緑石上,自朝廷开熙河,始为中国有。亦有赤紫石,色斑,为砚,发墨过于緑者,而不匀凈。又有黒者,戎人以砺刀,而铁色光肥,亦可作砚,而坚不发墨。
8、会圣宫砚。
西都会圣宫砚 会圣宫石,在溪涧中,色紫,理如虢石,差硬,发墨不乏,扣之无声。 青州青石 色类歙,理皆不及,发墨不乏,有瓦砾之象。
9、栗亭石砚。
成州栗亭石 色青,有铜点,大如指,理慢,发墨不乏,亦有瓦砾之象。
10、谷山砚。
潭州谷山砚 色淡青,有纹如乱丝,理慢,扣之无声,得墨快,发墨有光。
11、栗玉砚。
成州栗玉砚 理坚,色如栗,不甚著墨,为器甚佳。
12、归州绿石砚。
归州绿石砚 理有风涛之象,纹头紧慢不等,治难平,得墨快,渗墨无光彩,色绿可爱,如贲色,澹如水苍玉。
13、夔砚。
夔州黟石砚 色黒,理干,间有墨点,如墨玉光,发墨不乏。
14、庐山青石砚。
庐州青石砚 大略与潭州谷山同。
15、村砚。
苏州褐黄石砚 理粗,发墨不渗,类蘷石。土人刻成砚,以草一束烧过,为慢灰火煨之,色遂变紫,用之与不煨者一同,亦不燥,乃知天性非水火所移。
16、建溪黯澹石砚。
建溪黯澹石  理如牛角,扣之声坚清,磨久不得墨,纵得,色变如灰,作器甚佳。
17、相州澄泥砚。
陶砚 相州土人自制陶砚,在铜雀上,以熟绢二重淘泥澄之,取极细者,燔为砚。有色緑如春波者,或以黒白填为水纹,其理细滑,着墨不费笔,但微渗。
18、泽州澄泥砚。
吕砚 泽州有吕道人陶砚,以别色泥于其首纯作吕字,内外透,后人效之,有缝不透也。其理坚重与凡石等,以厯青火油之坚响渗入三分许,磨墨不乏,其理与方城石等。
19、淄砚。20、建州石砚。
淄州砚 淄石理滑易乏,在建石之次。
21、朝鲜砚。
高丽砚 理密坚有声,发墨,色青间白,有金星,随横文密成列,用久乏。
22、青州蕴玉石砚。23、红丝砚。
青州蕴玉石红丝石青石 理密,声坚清,色青黑,白点如弹,不着墨,墨无光,好事者但置为一器可。红丝石作器罙佳,大抵色白而纹红者慢,发墨,亦渍墨,不可洗,必磨治之;纹理斑石赤者,不渍墨,发墨有光,而纹大不入看。慢者经暍则色损,冻则裂,干则不可磨墨,浸经日方可用,一用又可涤,非品之善。青石有粗文如罗,近歙,亦着墨不发。
24、虢州砚。
虢州石 理细如泥,色紫可爱,发墨不渗,久之石渐损回硬,墨磨之则有泥香。
25、信州水晶砚。
信州水晶砚 于他砚磨墨汁倾入用。
26、蔡州白砚。27、花蘂石砚
蔡州白砚 理滑,可为器,为朱砚,花蘂石亦作小朱砚。
28、铜砚。
有十蹄圆铜砚中如鏊者。
又有人收古铜砚,一龟衔一砚如莲叶,两足,龟腹圆,墨水不可出,以笔头就之则出。
其晋铜砚,虽如鏊,然顶殊平,以便援毫。
古塜得铜砚,三足蹄,有盖,不镂花,中陷一片陶,今人往往作砚于其中,翻以为匣也。
29、陶砚。
今杭州龙华寺收梁传大夫甆砚一枚甚大,磁褐色,心如鏊,环水如辟雍之制,下作浪花擢环近足处,而磨墨处无磁油,然殊着墨。古墨称螺,亦恐不若近世坚,不然殆不可磨也。又丹阳人多于唐墓中间有得如莲叶,中凹两足,如凤池之制,甚薄,足或如枣也。
陈文惠丞相家,收一蜀王衍时皇太子陶砚,连盖,盖上有凤坐一台,余雕杂花草,湼之以金泥红漆,有字曰“凤凰台”,此制方直,上狭,笋在砚上,中甚平也。唐之制,见《文房四谱》;今之制,见《歙州砚图》,故不重出。此人力所为也。
30、叠石砚。
吾收一青翠叠石,坚响,三层,傍一嵌磨墨,上出一峰,髙尺余,顶复平,嵌岩如乱云四垂以覆砚,以水泽顶,则随叶垂珠滴砚心,上有铭识,事见唐庄南杰赋,乃历代所宝也。又收一正紫石,四叠,下有坐有足,巧于瘿盂,足上起一枝,细狭,枝上盘两叠,长七寸余,濶四寸余,如灵芝,首锐下阔,天然凤池之象,中微凹,点水磨墨,可书十幅纸,石理在方城之右。此非人力所成,信天下之瑰宝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