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易砚.《百星晕月》随形砚

(2019-08-09 15:23:01)
标签:

易砚

易水古砚

崔氏砚雕

溪韵阁藏砚

冀砚

分类: 溪韵阁得砚记
易砚.《百星晕月》随形砚

百星晕月》易水随形砚,易县崔氏砚雕制作笔者收藏的最大一方砚台长43厘米,宽35厘米宽25厘米,厚5.5厘米,重达16公斤
此砚为紫翠石随形雕成,细数有近百石眼,也不乏活眼,而且有硕大的石晕,使石眼更具神韵。砚额、砚缘浮雕镂刻缭绕祥云,层层叠叠,气势磅礴。百星随形点缀其间,最大的石眼直径约有7厘米。店家命名为《百星共月》,但我觉得月明星稀,《百星共月》不符合天象规律,遂易名《百星晕月》。
10多年前,此砚从河北省保定市台坛村易水崔氏砚雕工艺厂购得。根据当时的记录,应该是河北省工艺美术大师崔小超家的作品,得砚几经周折。2007年初,在淘宝网上,看中了一方易水紫翠石众星捧月砚,谈价之中店主出差数日,回来后已由其他店员卖给他人。5月间,店主又发了一张新的众星捧月砚照片给我,谈定价格后,砚在工厂又被人订走。无奈之下,店主特意找出10多年前留下的石料,开了两方百星砚,发图给我选一方。其实两方我都喜欢,由于价格太高,只能舍弃一方。
最近与小超加了微信好友,谈及此砚,崔小超想起当年他和叔叔俩,曾做过10来方这样的砚,这方应该是他家的作品,不过现在已经很少有这种砚料了。整理旧藏,原来的一方玉黛石葫芦砚,也是出自崔氏砚雕。
崔小超,1980年生于河北易水河畔的砚雕世家,现为易砚雕刻艺术馆馆长。崔氏易砚至今已有五百多年的悠久历史,其雕砚技艺可追溯至明朝宣德年间(很多文章写成明朝宣和时期,宣和是宋徽宗的年号,一字之差,相差300多年,上溯到了宋代)。至清朝,崔氏祖上曾与朝廷一位内侍相识,这位内侍后来加官进爵,将崔氏易砚推荐给了宫中,一时竟供不应求,崔氏家族也随之声名显赫。
易县台坛村崔姓颇多,做砚的也不少已故易砚艺人崔凤桐,在上世纪50年代已成为一代易砚大师。而真正代代相传的砚雕世家,唯崔小超家的崔氏砚雕,至今已经传承了七代,且有10多方明清家传古砚为证。根据小超提供的谱系,崔氏易砚第一代崔子禄(生卒年月不详),第二代崔世恩生卒年月不详,第三代崔老寿1827年—1896年,第四代崔老润1894年—1941年,第五代崔志义1940年出生,第六代崔啟祥1959年出生),第七代崔小超1980年出生
作为崔氏易砚第七代传人崔小超也不负其名,已是河北省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易水砚制作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他的砚雕作品——《辛亥百年》曾在第十二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博览会上,获得中国工艺美术精品银奖,同时入选纪念辛亥百年,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和人民政协报社共同在政协礼堂主办的“缔造辉煌——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百名大师百件工美精品展”
崔小超先生告诉我,作为传承人首先应该对砚文化有所了解,致力于提升易砚艺术水准和文化内涵。他和艺术馆的十几位同事,正在努力收集易砚相关历史资料和存世古砚丰富艺术馆的内容,让后人更多更全面地了解易砚的发展史。

03.01.01.01
易砚.紫翠石《百星晕月》砚.崔氏砚雕制.溪韵阁藏
易砚.《百星晕月》随形砚

易砚.《百星晕月》随形砚

03.01.03.01
易砚.玉黛石.葫芦砚.溪韵阁藏
易砚.《百星晕月》随形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