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砚.《天半江郎》随形砚
我收藏地方砚种的第一方砚台,是本省江山的西砚。这方瓜状随形砚,长23厘米,宽18厘米,厚3厘米。砚额镂雕中国丹霞第一奇峰江郎山三爿石、十八曲风景,或峰或松,或云或水,深雕浅刻,跃然于砚。砚额左边刻有“天半江郎”描金4字,字左下涂红一钤“十八曲”。随形堂池,水云纹为缘。此砚应为西石中青灰罗纹石所制,通体乌黑,砚堂呈细罗纹,石质细润。尽管不是紫袍玉带之名贵石品,且留有机器雕刻的痕迹,但初涉砚石,亦爱不释手。之后,砚背自铭“溪韵第一砚
2002.2.28”。何时所刻,却没有印象了。
砚台为江山旅游工艺品厂生产,贴有“江山旅游局推荐产品”的标签。锦盒包装,同时装有一墨一笔和一石镇,算是文房套装。这大概是西砚曾作为学生砚的一种传承,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浙江江山艺术雕刻厂曾生产一款木盒装“书法用具”,盒内配套装有砚笔墨各一。砚为长方形淌池,长12.5厘米,宽7.5厘米,厚1.5厘米。色泽青灰,似水波罗纹。砚背有石皮,石质温润细腻。盒盖由任政题款,盖里印有任政的手迹:书法必须从小学起。这款学生砚批量颇大,现在流传于市场的也不少。
藏砚缘起西砚。本世纪初,闲来在书房里翻书,浙江日报社编的一本《新县志》里,有介绍常山西砚和江山西砚的两篇文章,引起了我对各地砚石的兴趣。既然是西砚引起了我的砚“念”,想得到的第一个砚种自然是西砚了。2002年春,到杭州参加系统内的会议,请衢州同仁代购一方西砚。同事带来一方“天半江郎"的西砚,又坚辞砚款。恰巧身边带有一盒湖笔,于是回赠周君。用王一品“天官”湖笔换得一方江山西砚,笔砚情缘,也算是一桩趣事。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拾,尽管无镇藏之名砚,却也收藏了百几十种地方石砚,或者说是各地砚种。
说来爱好砚台却因失砚。20年多前,儿子小学上大字课,把祖传老砚带到学校弄丢了,几经寻找依然不得。丢失祖砚,总有点不舍。工作之余便去收藏市场、古玩地摊找找。经常光顾古董市场,久而久之对砚台产生了兴趣。 最初去地摊买几方老砚,后来到淘宝上去拍。此后,三四年时间,居然买了近两百方砚台。现在看来,大多是"垃圾"砚台。好在只要是砚台,都有它的使用价值,至少可以磨墨写字。
收藏古砚名砚,囊总羞涩;收藏现代砚,又无从入手。一时间,觉得失去了收藏的目标。于是,后来两三年间,停下了盲目收藏的脚步。空暇之时,整理自己的旧藏,写几篇藏砚心得,在新浪网上开了个砚台的博客。直到有关西砚的文章,触发了我对地方砚石的兴趣。在整理、比较、归纳中,
又根据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觉得从收藏砚石品种入手,俗称地方砚,形成砚台收藏系列,不失为比较有意义的收藏方向。各地石砚收藏空间大,收藏的乐趣更多。10多年间,收集了一百五六十种砚石,尽管有些是标本而已,也算得上是中华石砚品种的洋洋大观了。
研田无边,要收集地方名砚,需要很多耐心。地方砚流传范围小,收藏难度大。所以,只能通过搜索引擎寻找有关线索,甚至通过亲戚朋友同事及媒体记者,寻找各地名砚。台湾螺溪砚,是朋友托台湾学生专程从彰化购得,然后几经转辗,给我捎来。可能这番周折的费用,甚至已经超过了砚台本身的价值。甚至去上海喝喜酒,遇到了多年未联系的重庆亲戚,抓住机会,请他买到了老砚工王富国制作的合川峡砚。为了确保砚石的可靠性,大多联系到产地的砚雕传承人或制作人。有的砚台较贵,退而求之买砚板,甚至买砚坯,用最少的钱,买更多的砚种。
砚深似海,要鉴别地方名砚,需要投入心血。
很多地方砚资料缺乏,甄别困难。除了翻阅古籍考证,还通过好搜、百度等搜索引擎,每种砚石要参考阅读数十篇文章,才能基本确定砚石的真正名称、产地、坑口和特征。好在处于当今信息时代,通过博客、QQ以及微信等众多信息通道,形成了一个以砚为友的朋友圈,更是形成了一个以砚结缘的砚文化知识圈。互相讨论交流,增长砚的见识。化了两三年多时间,对数百种石砚,逐一进行考证,尽可能获得相对正确的信息,累计整理了20多万文字,对中华地方砚作了全面的描述。去年还参与编辑出版了《中国罗纹砚》一书,参与编辑《众砚争辉》、《淄砚》等专著。期望2019年,有更大的收获。
砚在四方,要了解地方名砚,需要足够人脉。10多年来,结交了数百砚友。最初,先买砚再交友,买了一些价位高又不能体现砚石特征的砚台。现在,先交友再买砚,深入沟通让卖家了解我收藏的方向和意图,然后提供相应石优价廉的砚台,交易成了双方愉悦的交流。以至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都要与砚友神聊一番,十几年如一日。对各地名砚要有全面的了解,最直观的方法,还是现场访砚。走访砚家,品茗赏砚,海聊砚石前世今生;考察坑口,登山涉水,寻找砚石矿脉岩源。寻访之中,有着别样风景。通过实地寻访,可以掌握更多的真实信息,澄清资料上的一些谬误。每访一位砚雕师,都会写作一篇专访,既为了弘扬中华砚文化,也为各地砚家的宣传尽一份绵薄之力。
借收藏的第一个砚种之题,畅写十几二十年研砚心得,也算是砚种收藏人心路历程的展示吧。
10.01.01..01
西砚.《天半江郎》随形砚.溪韵阁藏
10.01.01.02
西砚.淌池学生砚.溪韵阁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