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千古水码头 古镇黄龙溪

(2013-04-25 14:46:20)
标签:

黄龙溪古镇

成都旅游

杜甫

千古名句

旅游

分类: 北京景点推荐

黄龙溪位于成都平原南部,距成都市区40公里,是一个风景优美、历史悠久并拥有浓厚文化底蕴的川西水上古镇。

 

千古水码头 <wbr>古镇黄龙溪

 

杜甫的千古名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中提到了两个地方:西岭雪山和黄龙溪,西岭雪山从诗中很易见,好理解,黄龙溪呢?诗句说的是唐时府河水运的盛况,那些“万里船”从成都出发到达的第一个大码头,就是黄龙溪了。现如今,站在成都已经再不能望见西岭雪山的皑皑白雪。幸好黄龙溪还在,存在了1700多年的古镇至今仍在散发着它独特的魅力。

 

据《仁寿县志》载:“赤水与锦江汇流,溪水褐,江水清,古人谓之黄龙溪清江,真龙内中藏。”如此一来,对于一直以来困扰自己的黄龙溪得名由来也就不难理解了。到了洪水季节,泾渭分明的清浊二水显得更加的明显。 对于黄龙溪的记忆,一直以来就被留在了影视作品《死水微澜》和《芙蓉镇》中:古老的街道、夜半的更声总是在黄龙溪的记忆里挥之不去。对古镇的印象,总是跳不出那股颓废的气息,古镇似乎总是斑驳的泥墙,残败的街道所堆砌起来的记忆,让人面对着这样的场景,总是会有一种想哭的冲动。既然如此那就翻修吧,这样一来,怀旧的人们又不干了,修得这样,一看就是仿的,哪里还有古镇的味道?无非就是一些在现代化的手段下装饰得略显古老的房屋,一些被打磨得平整而且泛着光亮的石板路。想要修建,哪里都可以立起这样的建筑。

 

幸好还有历史,止住我们即将流出的泪水,历史是无法新修的。或许我们总是在感叹岁月的无情,时光的流逝,但就是在时光和岁月的雕琢下,古镇才更加显得熠熠生辉。深厚的历史韵味是古老时光的酝酿,连接着过去也在向我们展示着未来。那些在城市的繁杂生活中已经疲劳的灵魂在这里终于找到一个舒适的归宿!

 

“古街道、古树、古寺庙、古牌坊、古佛洞、古渡口、古崖墓、古民俗、古战场遗址、古三县衙门”---这就是黄龙溪的“十古”。黄龙溪的一切都与“古”字联系着,体现着这个古镇的独特味道。的确,这里没有丽江的柔软时光,没有束河的民族风情,没有乌镇的温文婉约。这里只是一个乡间小镇,一个“夜闻更声晨沐雾,飞檐翘角旧时屋”的小镇, 游走在这里,你会很容易忘记时间,忘记空间,忘记你正在经历的和即将去经历的一切。 总是在说黄龙溪的古老,说到黄龙溪的“十古”总是津津乐道,“十古”匆匆忙忙地说完了,再要深入些说下去,就变得没有话说了。

 

黄龙溪的古老究竟古到何朝何代,一直语焉不详。怕是很多黄龙溪的当地人也说不清的吧。但是仔细查看,又不免让战战兢兢的我们大吃一惊,不免会认为自己在黄龙溪的面前是如此大不敬。这里竟然是古蜀王国时期最后的军事据点!上溯可到成都,下游可至乐山的黄龙溪,实实在在是屏障川西平原、巩固古蜀后方的绝佳地方。所以后来刘备又以黄龙现身来作为自己登基的吉兆,既然如此,就又会填补上许多的虚虚实实来完善这样一个“谎言”,从而使得黄龙溪的得名由来与让人津津乐道的三国历史相融合,韵味变得更加深厚。黄龙溪挥笔书写着自己悠久的历史,走过唐宋元明清,厚重得让人很难读懂。

 

黄龙溪的街道,最适合优哉游哉地行走,漫无目的地穿行在古镇的街道上,就是这样的漫无目的才是到这里的最终目的。脚下的石板路有多少前人走过?他们在这里留下了什么样的故事?这些都是要自己去想象、去猜测的。清晨的黄龙溪氤氲在初冬的大雾中,音乐声在大雾中蔓延,似乎更有一种“鸟鸣山更幽”的意境。作为一个依靠着水而存在了几千年的古镇,镇中没有水,自然成了黄龙溪古镇的遗憾,引水入街所形成“黄龙见水、溪通古蜀”的格局,实实在在是提升了黄龙溪景区的文化品位。有了水,就有了灵性,整个黄龙溪就变得鲜活起来。黄龙溪的水,经过一夜的沉寂,变得清澈见底。清晨,西寨门的水哗啦啦地欢跳着,穿过整个古镇。水一旦流动,就被赋予了生命,开始变得灵动起来,就好比是早起的鸟儿一般,争先恐后地朝着东寨门奔去。

 

我喜欢水,总觉得水充满着无穷无尽的灵性,而当鲜活的水穿过黄龙溪的时候,这个几千岁的古镇突然间就从沉睡中醒了过来,开始变得生机勃勃。黄龙溪清澈见底的水最能得到我的青睐,也顾不上初冬的寒意,硬是要蹲在水流中间的石板上,捧起一捧水,凝视也好,任其从我手中滑落也好,都是它们最好的归宿。

 

头上,那些经过岁月沉淀的雕梁画栋,保持着它们的原貌,用一双古老的眼睛看着这个如今的世界,是新奇还是感叹,无从得知。而那些阁楼上是否还有眉腮春心动,倚窗害羞地望着下边街道的小家碧玉呢? 我一直在想,究竟是什么东西吸引那么多的导演选在这里拍戏,不说全国,就只是成都周边也有那么多的古镇,为什么要偏偏选上黄龙溪?现在我终于知道,这里就是一幅活生生的川西古镇生活实景图。

 

在这里,你永远看不到匆匆忙忙赶路的行人,体会到的,永远是三杯两盏清茶的闲适生活。黄龙溪古镇外,是大片大片的农田,在这里,竟然还能感受到陶渊明笔下“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的乡村田园气息!这样的古镇,确确实实是让人流连的。 黄龙溪至今还保存着打更的传统,我没有留在这里过夜,无法去体味夜晚的黄龙溪,但试想一下,那“咚咚”的更声和“天干物燥”的喊声伴随着你入梦,梦中你一定会找回很多丢失的记忆,远去的感动。

 

太阳出来了,驱散了笼罩着黄龙溪的大雾,和煦温暖着黄龙溪的每一寸土地。站在东寨门望过去,对面河岸上坐满了茶客,躺在阳光下,悠闲地谈天说地。古镇的街道顷刻之间弥漫着清新的茶香,茶,是四川人的生活,而放在黄龙溪,自然也就成为感受这个小镇最惬意的方式。

 

 

文章来源于网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