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个理由一起出游 在途中检测他对你的爱

标签:
检验真爱五一出游五一旅游五一小长假旅游 |
分类: 北京景点推荐 |
现代都市生活让都市男女都迫于压力,很少有机会和情绪出去旅游,可有人说,要真实了解一个人,看清你和对方的真实关系,最好是去旅途中检验。五一小长在即,想好五一去哪玩了吗?我们是不是应该放下累赘,远行一次来检验一下呢?
电影《非诚勿扰》里的秦奋和笑笑之间的关系以及对自我、彼此的认识,都是在旅途当中加深的。
情境改变产生新互动
Q:是否因为旅行当中会将身上各种身份标签和社会责任暂且放下,只是单纯地成为一个“自然人”,更容易流露真实的自我?比如平时很严肃的人,在旅途当中可能变得格外地轻松、孩子气?
A:我想不仅仅是放下了各种标签成为自然人,更重要的是旅游让人们所处的生活情境发生了改变。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情境在决定人们的行为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社会情境会极大限度地控制个体的行为。
比如一个丈夫或者父亲,他在旅行中还会被赋予其他一些角色,如,他是团队中有经验、有主见的人,还有可能是一个在困难的时候愿意帮助别人的人,特定的情境赋予了他特定的行为模式,会彰显很多在原有的环境中无法看到的功能和特色;把一个人放到不同的情境中去观察,就会看到一个不同的人,在妻子或者孩子的眼中,他就是一个“新”的丈夫或父亲。
拓展关系互动的空间和弹性
Q:爱米和老公刚结束了一个旅行,7天中有6天冷战。可爱米心里却很舒坦,“旅行中,我把家里不敢吵的都讲了,爽!”这是夫妻旅行的常态,相比较日常生活,旅伴之间形成的相对封闭的小世界里,这种联系会更紧密,所以会有许多极致的情感体验。一次旅行,有可能彻底改变原来亲密关系的层次,刷新爱的关系?
A:生活情境的改变,对人们平时互动的模式也会带来改变,不能直接表达的直接表达了,平日有所顾忌的不那么顾忌了,夫妻间的沟通变得坦诚、直接和内外一致;不断变化的情境也让他们不再
用日常生活中回避的方式处理冲突,而是要学习直接面对矛盾。态度是人对自己、别人、或对事件的积极或消极的评价,当妻子对旅行中所发生的事情有一个态度的转变并给予积极的评价时,她对现实中细节的解释也就不同了,进而也会影响自己和丈夫的关系,从而达到满意。
一次旅行可能不一定彻底改变亲密关系的层次,但是可以拓展关系互动的空间和弹性。
共享情境暴露投契或分歧
A:人们除了对社会角色行为的期待之外,还对群体中的成员制定一些应该如何行动的期待,通过不同的方式告诉成员哪些态度和行为是适宜的,而人们希望被别人喜欢或者接受,这使他们转向关注特定的参照群体,针对情境做出适当的态度和正确的行为,以至于这些群体中的规范约束了成员个体的行为,也会调节成员之间的互动;所以,人们都是通过他们共享的情境、规范和规则而联系在一起的。
妻子的行为令丈夫有了不同的情境体验,从而产生愉快乐观的正向情绪,并与自我关联起来。
让爱的关系相对持久
Q:“我们是两个特强势的人凑一起,还是一个典型男和典型女凑在了一块儿。我喜欢素面朝天,踩一双人字拖,穿条牛仔裤,可她就要浓妆艳抹。我们出门,化妆品重量越来越猛,无论我怎么说少带点少带点。我出门要做详细安排,而她要随意性。我细致认真,考虑周密,她被骗钱丢东西,木头木脑。”这是某男友对女友共同出游时的抱怨。如何在旅途当中在了解真实的对方后,接纳真实的对方和自我?
A:多数人都喜欢那些接触密切、长得漂亮、志趣相投以及相互喜欢的人。
然而,两个不同的人如何才能让爱的关系相对持久?有一种理论对亲近关系中的人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那些把其他人视为包括自我之内的人,最有可能长期对他们的伴侣承担责任。人们还发现,当一种关系能满足重要的、在任何人那里都得不到满足的需要,人们就会比较倾向与之保持这种关系;人们更容易把能经常陪伴自己、与自己亲密相处的人认同为亲密的关系。伴侣相互了解是需要时间、需要一个过程的,当然,共同旅行不失为一个更多地了解对方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