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暑时节 云南古镇行

标签:
大佛寺筒身酷暑大研温婉古镇旅游 |
分类: 北京景点推荐 |

温婉女子
大研古镇无论在建筑布局上,还是游人密度上,都过于紧凑,对于向来不喜欢吵杂的我,更迷恋束河那极尽可能的闲散。我在古镇中随意的走,折回,侧身。身外,商业繁荣,是一家紧挨一家的小商铺、小酒吧,以及来来往往的游客;穿越一条窄窄的长长弄堂,就像进入了时间隧道,来到另一个时空,有另一重天地,弄堂的这头,还保持着古时的格局和纯朴的民风,古风依存,长廊依然,旧式堂宅依旧。束河古镇,其最大的不同地方,或者说迷人之处,就是这种颠倒众生的存在吧,更增加了游人的这种错觉,以为自己不是在古镇、古村游玩,而是来到古时候的某个地方,从外面的繁华世界来到这里,同样会让人陶醉。
在这里,可以找到未经修葺的古宅,欣赏几百年文化的沉淀;可以随着穿梭的玎珰,找到最美的耳环;可以在门前那盛开的花朵旁,见到悠闲的小狗;可以在通透的蓝天下,捕捉到最美的笑颜。
如果说,大研好似一个千面女郎,束河则更像一个温婉女子。它位于丽江古城西北4公里处,是丽江古城周边的一个小集市,建筑群内民居房舍错落有致,布局形制与丽江古城四方街相似。
青龙河自建筑群的中央穿过,建于明代(公元1368~1644年)的青龙桥横跨其上。沿束河街北走100米,便可找到溪流的源头“九鼎龙潭 ”,又称龙泉,潭水透明清澈,日夜涌泉,束河人奉为神泉,于是建有北泉寺。它其实两个大小不等的泉潭组成,中间由一凉亭隔开。潭水因潭底水草而显得碧绿,潭中游鱼成群,清晰可见。
丽江古镇的美,细腻婉约,建筑上的精致,让人细细品味。而落于云南省北部城市香格里拉的独克宗古城,和丽江热闹的大研古城不一样,更有着一种康巴汉子的大气之美,恍如在早已沉淀在历史记忆被唤起的景象,这种平静的穿越让人油然而生亲切之感。
也许它原本就是从人们记忆中那内心的纯净之地中走出来的,是我们最无暇而美好的投射,也正因为如此,它的平静才能真切的抚慰着我们被物欲尘埃遮蔽着的躁动的灵魂,轻揉着我们沧凉而冷漠的情感。独克宗古城,那里会让你洗去一身的疲惫,只剩下一颗淡然的心去聆听巷子里远去的马帮铃声,对着天上的蓝月亮倾诉心底的故事。
大佛寺外墙
这座古城初建于唐朝,明朝毁于战乱,清朝重建,民国扩建,历史长达千余年。石砌的房屋外髹着一层白粉,白天看起来,处处灿亮如阳光;夜幕一垂,房屋又皎洁得好似披上了浪漫的月光,因此,古城又名“白色石头城”。
凹凸不平的石板路,像八瓣莲花般伸向不同的方向;石砌的民居,在大龟山周遭错落有致地散布着,整个地方,在岁月的浸渍下,泛出了灰旧而不破败的颜色。它那古意盎然的原貌,展现着一种不事修饰的随意,正是这样一种我行我素的个性,使这个偏远的地方流现了一种令人震撼的大魅力。
大佛寺牌坊
古城内的大佛寺,是一座五层砖木结构,汉藏风格仿古建筑,它的傍边,是这个高21米,总重60吨的巨型转经筒,筒身为纯铜镀金,筒壁上高浮雕文殊,普贤,观音,地藏四大菩萨。下层为佛家八宝:法螺,法轮,宝伞,百盖,莲花,宝瓶,金鱼,盘长。筒内藏有经咒,无字真言124万条和多种佛宝16吨。
筒顶为比筒身直径明显大的圆形“伞盖”,轮座为巨大的滚珠轴承,轴承外围为直径约十公分的不锈钢管弯成的大环。转经者可抓握大环,或推或拉顺时针转动经筒。据说六个壮汉方可转动,每转一周,相当念佛号124万声。人们一拨又一拨虔诚地加入合力顺时针推动转经轮的祈福队伍,很是壮观。那富有节奏的转动,不只是经轮,更是长久以来存在于人世间的信仰。
离大佛寺不远,开来自四川甘孜州塔公草原的一家兄弟,在这里开了一家独具特色的藏式餐馆-康定情歌,飘香的酥油茶,美味的牦牛肉火锅,好客的胸怀,一如那粗犷豪放的音乐和舞姿,伴着朴实的言语,印刻记忆深处。
印象中的丽江和独克宗古城,都是人来人往,摩肩接踵,但我这次到达这里,却没有看到太多的有人,综合了当地人不同的说法,我总结了如下三点: 第一,上海世博会的分流;第二,年初西南的大旱,很多游客对这里的自然环境有了顾虑;第三、通往梅里雪山的道路在维修,推迟了很多人的云南行程。但我却没有发觉,这里的自然景观受到太大的影响,由于有了雪山雪水的滋润,一样是生机勃勃,生机盎然。
游人的减少,安静的在古镇中穿梭。一切只在随意的走动之中,路上的感觉只存在瞬间的感动,影像只是一种记忆的方式,唯有心里的感应才是永恒的芳华。残存的天空不只是灰暗,花红柳绿也有竟时,古老的石板路依然在延伸,行走在上面脚步,却世代的更迭。谁能陪伴,又一程的路途,彼岸花,早已盛开千年,不愿凋谢,是在等待谁的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