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星堆古城深埋三千年

(2010-08-02 07:24:53)
标签:

祭坑

马牧河

迈锡尼古城

玉石器

燕道诚

文化

分类: 北京景点推荐
  3000年前,希腊古城特洛伊被称为永远无法攻破的城池。然而许多人并不知道,与特洛伊同一时期甚至更早,一座更加雄伟、高大的城池早已耸立在今日四川广汉城西边的马牧河畔。

  古城墙顶可跑四辆车

  广汉城西马牧河南岸,伴随着横空出世的三星堆文物,一座三千年前的巨大城池,近年来已被考古学者手中的小铲,一点点从土层中剥离出来。

  它面积达300万平方米,宫殿区、手工作坊区、居民生活区、墓葬区划分清楚。据了解,与三星堆古城同一时期,大约公元前16世纪到公元前12世纪,迈锡尼城邦一度成为希腊南部早期城邦文明的代表,但如今发现的迈锡尼古城遗迹,仅为三星堆古城的1%。

  目前,三星堆古城东、西、南三面城墙已发现,这些古城墙底部宽约40米,顶部宽约20米,这意味着城墙顶部甚至可以同时奔跑四辆轿车,而城墙的原来高度经推测在8—10米左右,而迈锡尼古城城墙厚度平均仅为6米。根据城市面积推算,三星堆古城当时居民已达到数万人,而欧洲直到14世纪末,人口最多的城市威尼斯也仅有9万人。

  秀才掘出古城“钥匙”

  70多年前,农民燕道诚的一次偶然发现,叩开了巴蜀古国的大门。

  62岁的燕开建是燕道诚的曾孙。燕开建曾听父辈讲,1929年春末夏初的一个傍晚,其曾祖燕道诚一家三口疏通水沟时,沟底突然出现一些玉石器。出身秀才的燕道诚当即意识到自己挖到“宝”了,便悄悄停止挖沟。夜幕降临之后,他才招呼家人开始挖掘,最后共获得400余件珍贵的玉石器。

  燕道诚送出的玉器几经流传,“广汉玉器”的名声传播开来。数10年间,收藏者络绎不绝地来此寻觅,不断有零星的文物出土。上世纪50年代,四川省博物馆考古学家王家佑来到燕家考察,与燕道诚的儿子燕明良成为朋友,在他的耐心劝说下,燕明良决定将家中所藏的文物全部送交给省博物馆。

  砖厂取土惊见陶片

  著名考古学者、主持了多次三星堆考古的四川考古研究所副所长赵殿增介绍,上世纪60年代,四川大学教授冯汉骥就提出,文物被如此连续密集的发现,证明这里可能是一个古蜀文明的中心都邑。1980年4月12日,赵殿增和几名同事驱车到广汉三星村口问路时,听说马牧河南岸的三星砖厂取土时发现了很多陶片。他们到现场一看,立即被惊呆了,砖厂民工取土时捡出的陶器石器残片,已堆达一米多高。断崖上,一米多厚的文化层清晰可见,延续宽达上百米。

  民工告诉他们,砖厂从1975年建起时就在此取土,已经把一个200多米长的大土埂(即“三星堆”)挖掉了一半左右,黄土里一直夹杂着瓦片和石块。在巨大的震惊中,赵殿增和同事一会儿就选出了数百件器物放在“北京牌”中吉普车上,车厢中连放脚的位置都没有了。回到单位,领导当即决定“组队发掘”。

  惊世祭坑揭开古城面纱

  三星堆西边有座类似祭坛的仿古建筑,这是三星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两大祭祀坑发现原址,三星堆最为璀璨的一批文物,大都从这里出土。

  陈德安,省考古研究所三星堆站站长。1986年的一天,陈德安正和几名川大学生在工作点考古,一位村民骑车赶来,称砖厂挖到了闪闪发光的玉器,足有一米多长。陈德安连忙赶去,发现果然是一些在以前发掘中极为少见的大玉璋等文物。他隐约感到考古界一直传说的巴蜀古国的面纱即将从这里揭开。

  随后发掘出的物品甚至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这个祭坑出土了金仗、金面罩、青铜人头像、玉璋、玉戈和象牙等珍贵文物40余件,这次发掘出的器物坑被定名为“一号祭祀坑”。更大的惊喜还在后面,仅20余天后,距一号坑约30米的地方又发现了“二号祭祀坑”,这里出土了举世闻名的青铜大立人像、青铜纵目面具、巨大的青铜神树、众多青铜人头像……惊世祭坑以及随后被发现的城墙、房屋遗迹,终于让沉睡千年的宏伟古城轮廓呈现在世人面前。

  中国也有城邦文明

  一件件惊世骇俗的文物,让人不禁对3000年前古城发达的文明而感慨。祭祀坑中出土的众多象牙可能是从远方运来,考古学者们推测,它证明了古城的贸易已非常发达,甚至远在如今南亚等地的人,也会长途跋涉来到这里。

  赵殿增称,通过出土的众多做工精湛、造型奇特的祭祀物品,可以知道古城是一个具有高度文明的宗教神权国家,当时极有可能是巴蜀甚至更广大地区的文明中心。许多人不远千里来到这里朝圣,而最高级别的祭师成为这里的最高权利者。遗迹上至今未发现一件兵器,也许意味着这座城市几乎未遭遇外来侵袭,人们安居乐业,共享盛世。

  据了解,学术界一直认为,农耕文明一直贯穿于中国古代文明,但已有历史学者提出观点,三星堆古城的出现,将印证中国也存在欧洲古希腊那样的城邦文明时期。

  痕迹仍是“冰山一角”

  遗憾的是,大约2800年前,这座古城突然消亡。它毁灭的原因,正如它的出现一样扑朔迷离。战乱?瘟疫?洪水?一切都有待时间去证明。一些考古专家认为,近年来在成都发现的金沙遗址、十二桥遗址等都有三星堆文明的痕迹,而这些遗址的年代都晚于三星堆,这也许意味着古巴蜀文明的中心是由三星堆向成都迁移的。

  陈德安说,如今三星堆古城的发现仅是冰山一角,皇宫、墓葬群等都还没有找到。在这数平方公里的土地下,究竟还隐藏着多少秘密,都还有待于不断地发掘与研究。陈德安提出,目前应保护的不仅是出土的一件件奇珍,还应有这方圆数公里的古城遗址,让它们免遭破坏,以待后人发现。

  目前有学者认为,要更好地保护古城遗迹,居住在这里的居民应被有组织地搬迁。据了解,目前三星堆考古工作已暂停,省考古研究所计划用3年左右时间,将过去资料系统收集、公布、供国内外学者研究,希望能在学术上有较大突破,同时也为三星堆遗迹今后的发掘提供更准确的指导。

  “我们将采用一些新手段、新方法,例如环境学考古、动植物学考古、DNA测验方式考古,玉石器、青铜器分析测试法等,可以预测的是,或许在并不太久的将来,3000年前的那座古城,将与它所伴随的惊世文明,更加完整地呈现在世人面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