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届福建省新闻奖评奖电视二组评议感言
(2009-05-07 18:12:35)
标签:
福建新闻奖随想杂谈 |
分类: 评论发言 |
在本届的福建省新闻奖评奖中,我所在的组别是电视二组。这一个评委组所评议的三种节目——电视系列报道(包括电视连续报道、电视系列报道和电视组合报道三个子类)、电视访谈和电视现场直播,可以说是当前我省电视新闻节目形态中发展态势比较明显的三个类型,从参评作品的品读感受出发,我认为目前在这三个类型的电视新闻节目的制作中,本年度的福建新闻奖参赛作品分别呈现出如下三点特色:
一、电视系列报道类作品走向更加圆熟而深入的境界。如省广电集团作品《影像三十年》充分利用电视的影像传播特质,调动丰富的影像库存资料,十分直观地反映了福建作为适度超前的改革综合实验区三十年来所发生的大事、首事、要事,展现了福建改革者敢为天下先、福建民众爱拼善赢的可敬形象,为福建当代社会的巨变谱写了一部生动而有说服力的“影像志”。又如泉州广电中心的作品《高楼常下玻璃雨》,抓住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民生课题——楼宇所用钢化玻璃的安全问题,从令人惊悚的现象入手,用镜头溯源追根,层层剥笋地提示其原因,又利用了力学实验、权威专家访谈和国际资讯横向比较等丰富的认证手段,清晰地显示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点出事情的要害在于建筑商为省本图利而罔顾民众安然,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设性意见。这个作品在整体上显得相当圆熟完整,镜头的表意功能比较充分,画面明晰,剪辑精当,未发现明显的瑕疵。但是,本次新闻奖参评的一些本类作品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一些作品没有充分地体现出电视连续报道、系列报道和组合报道的应有特性,对事件纵向追踪、横向比较或扇形展开的表现手段运用得比较生涩,表意元素比较有限,通篇看来比较沉闷而单调。
三、电视现场直播数量增多,设计更加周密,手段运用更加纯熟。由于我省电视新闻机构技术设备的不断改良提高,现在,已有越来越多的地市级甚至县区级的电视机构,开始制作电视现场直播节目。在参评节目中,我认为最为出色的是福建省广电集团的《祥云绕海西》,它的制作团队精心筹备,事先经过周密的踩点,反复推敲直播的各种细节和转场方案,使得作品的叙事和展示效果都十分出色,充分地展现了电视现场直播的优势和特色,在收视率和短信互动率两方面均创下了历史纪录。但是,本次的该类参评作品中,包括一些得奖的作品,也出现了比较明显的毛病,有的将卫星连线报道混同于现场直播,有的则将现场直播混同于监控器式的直接呈现,缺乏直播主体的意匠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