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小时徒步之后
(2008-07-29 20:55:04)
标签:
余震窝棚给养军用被紫坪铺水库杂谈 |
分类: 512大地震 |
9小时徒步之后
文/祝丽娟
《9小时徒步穿越》,故事已经被讲述了很多次,时间是地震发生后的第三天,关键词:从都江堰紫坪铺水库徒步进入汶川漩口,34公里,历时9小时。
徒步后憔悴疲惫,甚至突破了很多自我极限:三天不洗脸,不刷牙,不取隐形眼镜,与七八个战士挤在彩条布遮挡下的简易窝棚里,头枕黄泥,搭着军用被的一角,却是水和着泥,当晚低温10度左右,凌晨4点真切感觉到身下的大地咆哮了两次,但即使余震也已经让我们无力动弹,那一夜我们极度疲惫却依然一宿没睡。
第二天凌晨六点爬起来,担心战士们交接给养物资的时候我们不在,迷迷糊糊的才看清,简易窝棚前是已经倾斜的危楼,脚下是还在冒烟的火堆的灰烬,战士们熬着相当清澈的稀饭。
在之后编辑节目时,才发现自己已经灰头土脸得变了形,不忍目睹,但感动于当时纪录下了战士的一句话:菜和鸡蛋是老乡送的,他们很可爱啊!可是,菜,已经蔫黄,蛋,计划着吃,这时每个人都直言他们在勒紧裤腰带搞救援,在道路不通,通讯,水,电都中断的重灾区,部队随时面临着担尽粮绝的考验。所以送给养是任务,迫在眉睫,哪怕徒步走得更远。
5月16日6点30分,半个小时交接给养物资(水,饼干等干粮),面色腊黄的战士们集合整队,指挥长一声令下,即刻原路返回。我们目送着队伍走出大门,直到最后一个消失在眼前,眼泪几乎控制不住,9小时徒步后的战士在到达当晚是在寒风中合衣挤在一起席地而睡,最终大多是睁眼哆嗦到了天亮,没吃早饭又再以徒步返回,依然34公里,又是9小时,这样的征程何其艰难!
回来作节目时,心情不能平静,直到现在脑子里还会浮现出当时寒风中的肃穆,透着酸楚,感动于心;直到现在我们依然感叹,这是一次生存极限的考验,同时见证了什么叫做铁打的兵!
徒步的故事已经过去了,再说起其中片断已经心事平静,沉入心底成了磨不去的记忆,期间经常被问:你怕不怕?当时不知如何回答,其实根本来不及想,队伍以行军的速度往前赶,我们又以超行军的速度边拍边赶,我们只须要紧盯前路。
还记得在部队临时指挥中转战停留时,指挥官的不停质问:在完全断电断通讯的地方,掉队了怎么办?一片漆黑中在山路里迷路了怎么办?有消息说前方仍有塌方,当晚预报还有余震,7级,你又怎么办?最后被警告:困难是真实而具体的,别以为可以意气用事!我们无言以对,只是以下定决心的底气反问:我们能怎么办?现在回去吗?危险同等!原地停留吗?心有不甘,我们已经从白天走到了黑夜,纪录的进程一旦开始就必须随事件的发展而延伸,我们无权终止。此时,指挥官沉默了……
最后当节目播出时,很多人感叹,太危险了!其实在完成徒步后,回想起来曾经有些后怕,黑夜中没有一丝亮光,两次险些掉队。山路越发狭窄,在电筒微弱的光亮下才陡然看清左边群山压迫,松动的山上不时有山石滑落,当长形队伍经过时,无疑增加了危险。右边山路护栏被塌方巨石砸得稀烂,悬崖就这样毫无遮拦的垂直于脚下,脚下的路面有无数碎石和裂缝,如果一个趔趄,那么……当晚预报有大余震,如果震动在黑暗的山谷中发生,紧挨着我们本已松动的大山捎一抖动,山下的人们在黑夜中渺小而脆弱,无路可逃……幸好,这一夜有惊无险!
回到台里的当晚,赶制出了第一集节目后,马上被拉进了演播室。半小时节目后出来发现手机上显示有至少二十多个未接电话,突然电话又响起,“喂”,“你在干什么啊?我看你整个人都变形了,又黑又憔悴,你这是为的啥子嘛!”朋友急促的语速带着抽泣的哭腔,自己也忍不住哭了……除此之外,更多的是鼓励:“你太棒了……”,但这些话似乎并不中听,制作节目并无意夸大我们的艰辛,假设没有战士的行动,我们又何来徒步穿越的动机;假设没有战士的执着坚持,又何来我们的一路追赶,在特殊时期总有许多值得我们努力纪录的感动,平凡的战士视军令如山,铸就了非凡的坚毅,徒步之后我们患难与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