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再上青城后山

(2008-07-29 20:54:03)
标签:

画纸

上山

泥石流

老乡

孙寅

青城

杂谈

分类: 512大地震

再上青城后山

文/王晶

 

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在地震发生的第二天,我与搭档孙寅之便直奔青城山,因为那里也是重灾区。

在此之前,我也经常去都江堰、青城山一带,而其中,青城山给我留下了最为深刻的印象,都说“青城天下幽”,因为那里舒适的环境和宜人的气候,成为中外游人的好去处,据说,在那里一住就是半个月、一个月的外地人大有人在。但没曾想,再走进那里,却只能用满目疮痍来形容:沿途全是倒塌的房屋以及由于地震引发的泥石流和山体塌方,上山的道路也因此中断。

沿途一边采访,一边上山,到达后山山门时,有好心的老乡劝我们不要再继续前进,说前方的路更加危险,因为不时有余震发生,山体滑坡很厉害,如果此时贸然进山很容易出事。感谢老乡,但我们没有选择,因为我们是记者,很想知道山上的灾情,更想让更多的人知道山上现在的情况,我们决定上山。

上山的路确实难行,由于道路中断,我们只得将车停在山门外,徒步上山。沿途遇到很多人前来寻找亲人,都是一付欲哭无泪的表情,直到现在,我还是难以忘怀。

再往里面徒步前行两公里,就看到了伤者和死者,全是由当地的村民抬下山来的,往往后面还跟着他们的亲人,在这样的路面上还一路小跑的跟着,眼睛都是红肿的。

再往上走,竟然遇到了三位地质鉴定专家。说是竟然,是因为没有想到在这样艰苦的地方会遇上老专家,都是六十好几的人了,我们年轻人徒步走这样的山路都难,更何况他们还要背上这么多器材。一问才知道,他们还上到了十四公里外的泰安古镇。老人家说,“5·12”地震,青城后山受伤严重,大部分房屋倒塌,红岩度假村被泥石流掩埋,景区的2条沟也发生崩塌,人员被埋在里面,泰安古镇从前的辉煌不复存在了。专家说,由于道路中断,他们无法前往重灾的红岩村和又一村,所以无法做地质评估和人员伤亡评估。

青城后山的路此时也更加危险、艰辛,我们后来跟随上山开路的武警跑了个来回,体会了其中艰辛。一路走的都是泥泞的羊肠小道,左边是悬崖,右边还在飞沙走石,而你还得全身趴在飞沙走石的那堵山上,手里紧紧抓着山上的树枝、草根,不要让自己失足掉下悬崖,完全跟赌命的一样。

后来编带子时,搭档孙寅之跟我讲,再看画面时,他都不知道当时是怎么过去的。我也这么觉得,自己都不知道哪儿来的勇气和毅力,居然能通过一条不能走通的路。当然得感谢小孙,因为他很男人地把所有重物全装到了自己包里,而且还一直走在前面为我们探路。

最终,我们还是到了泰安,原来的古镇,现在的废墟。

采访了几个在泰安开饭馆的当地老乡,据他们说地震当天,这里的游客很多,有老年大学组织来参观的六十多岁的老人,还有十多岁前来写生的学生,而我就在一片废墟中看到了一块画板,里面还有几张水粉画。对于从小学画画的我来讲,画纸是我相当熟悉的东西,但在这里见到,却多了一种情结。几幅画画的是地震前的青城后山,那时的美景被画笔定格在了画纸里,而画纸的主人却不见了踪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震出来的碎片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