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月亮看盘】中小指数本次中级调整目标测算

(2025-11-19 16:03:14)
标签:

财经

大盘分析

股票

股市

盘面解读


  作者:月下横笛    发表日期:2025-11-19

 

  今天(25年11月19日,周三)上证指数弱势反抽,最低3930点,较昨天的低点3926点高4点,最高3958点,较昨天的高点3966点低8点,最终收于3946点,上升6点,升幅为0.18%。

 

 

  沪市股票上涨549只,下跌1740只。深市股票上涨627只,下跌2244只。两市股票涨跌比不足3:10,成交金额合计17428亿元,较昨天的19462亿元减少2034亿元,减幅超过10%,明显是缩量反弹。

 

  从规模指数方面来看,在我所统计26个规模指数之中,上证50、中证100、上证180、沪深300和创业板50等权重指数或抱团中小指数靠前,由升0.58%到0.44%不等;科创200、中证2000、北证50、科创综指、平均股价、国证2000、科创50和中证1000等中小指数靠后,由跌1.59%到0.82%不等。总体而言,权重指数较强,中小指数趋弱。

 

  从行业板块方面来看,船舶、石油、保险、有色、日用化工、银行和煤炭领先,由升4.11%到0.81%不等;综合类、公共交通、传媒娱乐、房地产、多元金融、互联网、商业连锁、建材、供气供热、软件服务、电器仪表、医疗保健和医药落后,由跌2.80%到1.24%不等。总体而言,第二集团金融股与第三团集团传统行业蓝筹股延续了此前一个半月持续走强的态势,起到了与其它多数股票对冲的跷跷板格局。

 

  我昨天也即周二(25年11月18日)《高位融资者恐怕在劫难逃》那篇日评再次警示中小指数或说中小股的中线风险,如此说道:

 

  “我之所以选择在这种时候提出这种建议,是因为我强烈地预感到,高位融资去接盘过往一年暴涨过的中小股特别是泛科技股的那些投资者恐怕难以挺过我所谓的‘半年河东,半年河西’这一劫——就算只是我所谓的‘剧烈大震荡回调段’这一劫也在劫难逃。如果不融资的话,最多也只是巨亏而已,然后本轮超级行情(多数人称之为‘大牛市’)剩余的日子就惟有苦等解套了。

 

  这也就是说,对于高位融资去接盘过往一年暴涨过的中小股的那些投资者来说,恐怕在这个剧烈大震荡阶段就将宣告结束所谓的‘大牛市’,以后本轮超级行情再怎么涨,都与他们毫无关系。”

 

  我此前也即上周三(25年11月12日)《再次警示中小股中线风险》那篇日评就已明确指出:“在此,我再次警示中小股特别是此前半年暴炒过的泛科技股的中线风险——注意是中线,而非简单的短线波动。至于中小指数(以中证1000为例)半年究竟将会出现多大的回调幅度,我择机再作详细分析。”这就是说,我认为上证指数和权重指数所面对的只是一波“次级调整”而已,而中小指数所面对的是一波“中级调整”。

 

  以中证1000为例,按点位高低来计,其本轮超级行情此前两次中级调整的回调幅度分别为:第一次从24年3月21日5690点跌至9月18日4342点,刚好回调刚好半年,最大跌幅23.69%;第二次从24年11月12日6616点跌至25年4月7日5224点,刚好回调5个月,或说大约半年,最大跌幅21.04%。本次中级调整是从25年10月9日7671点开始的,迄今已持续一个多月,我此前预期其回调时间大约半年,那最大跌幅会有多大,或说回调目标是多少点呢?

 

 

  有些读者说这是我给中小指数或说中小股所下的“十二道金牌”——确实如此。当然,我个人一直都是重仓权重蓝筹股的,而且我早已说过,不会因短期波动而轻易丢掉这些宝贵的筹码,会坚定不移地一直满仓下去。至于中小指数或说中小股的中级调整问题,你信不信都好,反正你有幸碰上一个在大盘指数的大趋势预测方面绝对顶级的高手(这是我的高度自信,没必要谦虚),居然毫不珍惜,采取不看也不信的态度,最终吃亏的是你,而不是我。

 

 

 

  本文共计2800字和6副图,此后1100字和3副图为付费内容,旨在分析上证指数本轮超级行情24年2月5日2635点启动至今,特别是其第三轮行情25年4月7日3040点启动以来,最高升至上周五(25年11月14日)4034点之后,未来一、两周短线(包括本周剩余时间)如何演绎。此外,还以中证1000为例,测算了中小指数本次中级调整的持续时间和目标点位,或说最大跌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